儿子从一岁听绘本故事起,我们选择的绘本类型,多为国外的一些国内外的获奖绘本。
对于一些中国的历史故事,我会不自觉地绕开。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没有碰到图文精美的绘本,一方面,还有我自己一个小小的心结……
1
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长大,姥姥家是个大家庭,每天晚上吃饭时,舅舅姨姨们围坐在一起,好不热闹,而我常常也会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 玲玲,你这个苹果送给舅舅可以吗?”
“ 哦,把你的豆豆糖给我们分了吧!”
大家开心起来,经常会逗我。那时候我当然不知道大家是闹着玩的,会不开心,或者找各种理由拒绝他们,然后舅舅就会说:“孔融让梨的故事看来是白听了,还这么小气!”
我听了,心里很惭愧,一方面觉得小人书上小自己好多的小男孩比自己做得好得多,另一方面,我依然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零食。
这种冲突复杂的心态,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阴影,盘踞在心中,上小学时,学到孔融让梨的课文,我心里的难为情竟然依然被勾连了起来,有小小的,忐忑的不安,好像有一个背景音—— “哼哼,你不如他!”
后来长大了,知道了圣贤之人本来就都是有大格局的人,在圣贤面前说自卑,当然谈不上。
但是问题出在了哪里? 其实是出在了讲故事的大人那里,那种只想教训小孩子的发心,而不是去想想,这个行为我自己能做到吗?
后来再读孔融让梨的故事,心里依然是有小小的波澜,不禁想:“人家孔融能让梨,你瞧瞧人家孔融的长辈们是怎么做的?”
比如,孔融的邻居喝了酒,撞到了孔融家墙上,撞破了酒壶,然后赖孔家院墙挡了他的路,还谎称摔破了传家宝。孔融的父亲便重新修院墙,把尖角的院墙修成圆角,还赔了对方钱。
这就叫格局!那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孔融让梨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我们的家长是否能做到这点呢?如果做不到,仅仅在一个故事中,去将某种圣人的品质强加给孩子,会不会少了很多说服力呢?
正是内心这份不服气,使得我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对于历史故事总是绕行。
2
今年端午节,儿子回到家,问了我很多关于屈原的故事,原来幼儿园组织包粽子,就引导孩子们学了屈原的这段历史。
儿子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妈妈,以后我们每年端午节必须吃粽子,还要把粽子投到江里,这样鱼虾蟹就不会咬屈原了。”
“哦,屈原为什么投江了?” 我问他。
儿子的小表情一本正经地说道:“他的祖国被侵略了呀,他特别难过,就自杀了。”
“你知道的真多呀” 我鼓励他道。
“ 屈原本来是大臣,后来被坏人陷害了,他就当不了大臣了。他特别爱他的祖国,他的祖国被侵略了,他就自杀了!对了,本来屈原很会写诗的,真可惜呀 !“
儿子继续说道,语气中,有着对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命运的惋惜。
我忽然意识到,曾经听孔融让梨故事时那个小小的阴影是我的,而不是儿子的。孩子对历史故事其实很感兴趣,我应该给孩子补上这课。
于是,当天下午,就去绘本馆给儿子借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书。
我并没有告诉他要去学习孔融让梨,更没有拿孔融去与儿子做对比,我只是希望,让这个故事缓缓地缓缓地流过儿子心间,不去强加什么,而是让孩子的心灵自然地被滋养到。
果然,儿子对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环节确实没有太多感受,不过却对孔融对遭到邻居不友好的嘲笑时泰然自若的故事情节印象很深,他一边做出 “哈哈哈” 嘲笑人的样子,一边说:“ 我才不怕你嘲笑呢!”
然后我俩都乐了。他对这个情节感兴趣,是可以理解的。
生活中,儿子常常分不清别人是在开心地笑还是在嘲笑,有时候他做了什么事情,我们一笑,他就会生气。看来,现在他从这个故事情节中得到了启发,找到应对方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历史故事这样去读就对了。
3
接着,我们又一起读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为了救自己的好朋友,砸了一口大大的缸……
儿子的问题便又来了:“ 他从哪里找的石头呀?”
“ 地上吧!” 我说。
“ 那得大石头吧?小石头可砸不烂大水缸。那要是没有大石头怎么办呢?小朋友不就淹死了吗?“
孩子关注的点,又出乎我的想象,于是,一场该用什么东西将缸砸破的讨论被牵引了出来:可以用电钻打洞,小朋友们可以一起推大缸,可以高声喊大人,可以把水泼出去,可以折树枝让小朋友抓住拉出来,当然,如果有大吊车就更好了……
总之,我们脑力激荡出好多有意思的点子,最终还落在了安全教育上——小孩子玩游戏时要小心,不能动危险的东西……
然后,这则故事就愉快地结束了。随着大水缸被打破的同时,我对历史故事的那份高大上的沉重感,也终于被打破了。
历史,不是用来高高挂起的,也不是板起面孔用来教训人的,它实际上可以像一湾小溪,轻轻流过,以适合每个孩子的方式,滋润孩子的心田。
今后,愿能将更多的历史故事,融入到孩子的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