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完七个习惯,从北京匆匆赶回。这次老板也很重视,跟着我一起去了趟北京。这次算是正式完全启用了4.0的版本,感受和体会也很不一样。
在新版本当中的改进,更贴近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人认为七个习惯,只是一个文化培训,塑造个人品质的美好愿望。但如果更深入体会和实践,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技能,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放,强健的工具。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小组做的一个讨论:习惯七不断更新中,是什么阻碍了自己的实践。每个组基本上都写到了懒惰,是什么样的懒惰?我自己反思了下自己,我想到了我的懒惰,并不是行为上的懒惰,如不用心做事,而是更深层次的懒惰 - 心理层面或者是思维层面的懒惰。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了自己的思考习惯,和看事物的方式,一旦打破或者改变,就会觉得非常不舒服,思考的时候感觉很费脑子,于是选择了继续接受自己给自己种下的观点。
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 和开辟新路一样,要为新思维创建新的连接通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我们再做一个练习时,提到分享一个你很难合作的人,讲述经历,基本上很多人都滔滔不绝。第二道题,请换个角度,看到这个人的优点和价值时,再请参与者相互谈一谈。之后,我请大家分享感受,大部分人都觉得很难。因为我们习惯于呆在我们舒适的思维模式当中,跳出来换个方式,我们就会思考起来很吃力,甚至卡顿。埃里克森教练技术里提到过为大脑创造新的高速公路 - 惯性思维的神经元已经建立了很扎实连接通道,更换一个思维方式,就犹如新开辟一条新路,自然不容易而且耗费能量。这种惰性对于我们来说阻碍更大,有时候宁可自己困在原有的思维上,宁可让其折磨自己,让自己消沉不开心也不愿意走出来,换个角度看问题。
我突然想到埃里克森的五大原则,这些看似神奇,要让它真的发生,却需要我们很大的改变思维的勇气。
对抗惰性良药是强化你想要的结果 - 以终为始
如何来应对这个问题呢?同学们的答案很有趣,他们用了习惯二 - 以终为始。虽然不符合SMART原则,却给了我一些启发。是的,减肥有惰性,跑步有惰性,写报告写总结有惰性。这些行为有没有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看到了最终期待达成的结果,一旦明确所要的成果,可以换个行动,或者调整行动来达成。这和《习惯的力量》提到“我想要”的强大力量如出一辙,而原先我没太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
比较之后,发现这记个词的概念非常相似,而且相互重叠和补充,包括:二次创造(以终为始),心理表征,积极视觉表象,催眠中的自我暗示等。都展示了清晰目标的强大作用。如何让自己坚定的拥有这样的画面,可以通过“我想要”激发出来的,情绪是最佳的促动者,当你有低落,羡慕,不满,担心,自责等情绪,它们都是礼物,背后都有一个驱动力,让自己改变。
7个习惯看起来很简单,背后蕴藏的内容仍然很深。闲杂写了一通,留作以后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