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初试结束的同时也拉开了2020考研的序幕。对于很多打算考研缺又正处于迷茫状态的学子,为大家奉上2020年教育学考研全程复习规划及攻略,帮助大家赢在起跑线上。
一、全程复习规划
(一)基础阶段
考研不适合拉太长的战线,因此,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最为妥当。一般来说,在新学期的3、4月份就得做好复习计划,建议第一轮复习要越细越好,边边角角等细碎的知识点都要复习到位,并且,尽量在暑假前完成第一轮复习。
在基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般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复习,始于了解。
教育学统一命题覆盖面广,现在许多院校改为自主命题,但教育学学硕考查科目是一样的,需要考查的内容基本是参照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考试大纲。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教育学考试大纲有很大的变化,增添了很多新内容,同学们一定要以最新的大纲为准。对于想考专硕的同学,业务课(一)的333教育硕士综合试题,每个院校的考试范围都不一样,有的可能不考教育研究方法,有的可能不考中外教育史。还有就是各院校333教育硕士参考的书目不同。因此,保险起见务必要去院校的研究生官网确认。当然,为了节约考生宝贵的时间,文都比邻也推出了《文都比邻2020教育学考研一本通:院校报考指南》。
2.重视基础,记好笔记。
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开始复习时以文都比邻独家出版的《教育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考试解析》为基础,结合参考书目,列好框架,记好笔记。
3.考研英语,开始准备。
考研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是单词量需要提升,文都比邻有许多畅销的单词书,可以买一本来学习。除此之外,就是做阅读!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开始时可以做近年真题,这时候主要是熟悉考研英语整体的命题思路,同时依据阅读材料学习单词,有能力的还可以翻译文章,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
(二)强化阶段
二轮复习的时间大约在暑假,这时候一轮复习已经基本结束了,有人说“得暑假者,得天下”,没错,暑假可以说是最好的复习时间了,此时时间充裕,没有课程和实习的压力,每天10个小时的复习,才能大幅度提高成绩。有些考生虽然暑假前没有复习,或是还没有决定考教育学的研究生,此时复习是最佳的复习时间,也是追赶别人的最好时机。在强化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般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夯实基础,书本为主。
尽管已进入第二轮复习,仍要看《高而基》或《考试解析》和课本,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一轮复习时写的框架和笔记复习,睡前半小时也要开始执行了。
2.强化知识,必须练习。
查找相关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强化记忆。
就311统考的考生来说,已经有十余年的真题可以参考了,可以依据这些题目来掌握知识点。但是有些院校没有真题或是没有途径得到真题,可以参考文都比邻独家出版的《阿范题》或进一步咨询文都比邻的课程顾问老师。
要记住,知识点最重要,只要掌握好知识点就能完胜考研。
3.深入复习,抓公共课。
考研英语以真题为主,经过一轮的复习,考生基本对考研英语的命题思路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候开始做2005年以后的真题,有些同学想自测下,可以留下一两年的真题,剩下的真题需要做完。
考研政治在暑假期间需要开始复习了,考研政治中的马原部分有些抽象,自己搞不定政治的话可以关注文都政治课程。在暑假结束前,至少将考研政治中的马原复习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接着学习政治的其他的部分。
(三)冲刺阶段
进入12月份,可以说到了考研的最后冲刺阶段了。
1.背专业课。
根据文都比邻独家出版的《背多分》,结合自己的框架和关键词,加强记忆。另外,充分利用好文都比邻独家内部讲义《模模答》,考前模拟,你值得拥有!
2.背公共课。
冲刺阶段背诵政治是最好的时机,在短时间内提分最快。英语能够在冲刺阶段提高的就是写作的积累,每天背诵自己的积累的句子,并能熟练默写。
二、专业课复习攻略
具体到教育学专业各个课程的复习攻略,这里以学硕311统考为例,提供给大家如下一些建议: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在考研中占了很大比重,出题的点比较多,而且考题越来越灵活,实践应用性越来越强,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书中的定义和理论,并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因此也要多注意教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重视现在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在这个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避免知识点的全而没有重点的情况,这就要结合课程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够更有轻重缓急。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在全国教育学统一命题的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是100分,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零碎、庞杂,是一门偏重于记忆的学科,而且从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外教育史偏向于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大题,或是二者的结合,或是单一分出题,所以对这两门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细心,肯花时间、下功夫,注重理解去识记。
对中外教育史的复习,在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要了解中外教育史中有哪些重要文献,弄清楚里面有哪些重要的代表性材料。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在统一命题中必做题占约40分的量,而在选做题中也有一个30分的论述题,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尤其要关注所学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因为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
对于跨专业的学员有一定的难度,在系统梳理学科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更要知道在实际的教育案例中如何运用该理论,“知其所以然”。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在考研中占有必答题约30分左右,而选答题也有一道大题,与教育心理学共两道题,供学生选择,在选择题中也开始出现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所以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过程中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进行重点复习。
三、专业课高分“无敌大法”
教育学考研需要大量记忆,不管是统一命题还是自主命题院校,考试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政治和英语的内容就更多了,因此这需要我们有科学的记忆方法。
以下是推荐的记忆方法及其详解:
(一)列框架
根据《高而基》或参考书目建立框架,建立知识的提取线索。
(二)思维导图
简单高效,根据学科框架画思维导图。
(三)画表格
教育的知识点众多,对于同一分类下的内容可能容易混淆,可以画表格总结记忆。可以参考文都比邻内部核心讲义《大表哥》。
(四)举例子
在画表格的基础上,将教育学的中平行的知识点举例子进行区分,可以分别举个例子区分,若是自己能举例子,说明自己就掌握知识了。
(五)错题集
整理表格中的易混点及练习题中的出错点,将易混知识点标示出来着重分析。
(六)记忆术
中外教育史的教育家、法案内容诸多,背诵量较大,通过谐音编歌诀能较快地理解背诵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的核心关键词串联起来总结记忆。
(七)睡前打卡
参与文都比邻推出的“睡前背点教育学”的打卡活动,师生互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活动过程在,将当日和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点复习,根据已经列好的框架,结合关键词法,在半个小时内回顾两天的内容。
文章来源:文都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