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词集 |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很喜欢里头透出来的一股柔意。虽说从意思上来看,慷慨激情也是有的,但这慷慨激情裹着一件柔衣出场,就显得含蓄而深远,正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词评家缪钺先生所提到的“蕴藉”: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

细读《小重山》。这首词叙述很有条理,先写自己晚上从梦中惊醒,再也睡不着,起来独自走走。继而写走路的时候,心里所想。

第一段,有几个词对于情境的塑造很有用。

“寒蛩”,深秋的蝉,常常用在诗词里表达凄凉的感觉。“寒蛩不住鸣”,一遍一遍刷新这种感觉。

一梦“千里”,思念的正是遥远的地方。不知是战场,还是故乡?

随后从梦中“惊”回现实,情绪汹涌犹在耳边,此心难定。

“悄悄”讲环境之寂静,“胧明”写月光之黯淡,它们所整体呈现的,是一个孤独、暗沉的场景。

“独自绕阶行”,在这样的场景下,不是一个人出门去散步,而是绕着楼梯反反复复走,心情焦躁不定足可见之。

第二段,写自己反反复复走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白首为功名”,对岳飞而言,“功名”当指抗金复国大业。驱散金兵,收复国土,便可回到家乡。

家乡(“旧山”)的松竹想必都老了,但自己却欲归不得归。

“阻归程”三个字我感觉是带有愤怒的。一般人出仕羁旅在外,常常只是哀叹“何事苦淹留”之类的话。而这里用了“阻”,似乎是愤慨于人为的阻碍。

最后几句用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藏在琴声里的心事,非知音不能懂。而对他来说,满朝文武,能理解和支持他所献身的这番事业的人,又有几个?

此时再回味上一段里的“独自绕阶行”,或许更可体会他心头的孤独。

我很喜欢最后三句。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除了念着好听之外,也因这三句将前面的悲愤和凄凉逐渐柔化,使之慢慢沉下来,将整首词结束得委婉又凝重。

作诗填词,情贵在真,天赋辞藻犹在其次。我以前读“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只觉得孤独悲伤。成年后逐渐关心国家民生,也一点点品尝为国喜忧的滋味,一点点体会匹夫之责。所以今天再读,又有更复杂的感受。这并非源于其中的语言辞藻,而正是那一份真情意,穿越千年,依然不绝回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岳飞《小重山》原词、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小重山岳 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xcy无名阅读 299评论 0 0
  •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顾一德阅读 187评论 0 1
  • 如果以老师的话来说, 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坏孩子, 因为我上课捣蛋;毁坏粉笔;撕烂抹布....... 不过我还是有一...
    毛毛虫爬呀爬阅读 1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