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第一周:学习5个正面管教的方法:
1、正面管教的核心目标:关注长期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慢慢长大,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但这伴随着的是压力,这个时候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时间如梭,我们闭上眼睛畅想一下未来: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长得比我们还高,有自己的人生和家庭,过年了,弥漫着过年的味道,孩子将要回来看你了,你很激动的打开门,这时候,你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如何的孩子呢?他有怎么样的技能和品质?
-------------------------------------
作业1:把自己想到的希望孩子拥有的技能和品质写下来和家人分享哦,并在接下来遇到孩子挑战的时候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技能和品质;
我的回答:
我希望孩子拥有的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创新、适应性强、懂得换位思考、沟通协调能力强、专注力强,情绪控制能力好、条理性强、有2-3种特长可以自如表现。
我希望孩子的品质:有爱、懂得感恩、有追求、自信、乐观、积极、正面。
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当挑战(发脾气等不当行为)来了的时候,我们心里会不会马上反应出很开心,诶哟,机会来了。
2、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正面管教是源于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人。
孩子/人们行为背后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归属感:我被无条件的认可和接纳,我感受到自己能融入一个团体和家庭。
价值感: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我能对家庭或团体做出贡献。
小花生的故事:嘿,有人需要我嘛,我能做点什么嘛?(每人理我)
当一个人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的时候,通常他会感受到安全、尊重、爱与连接,这时表现出的行为时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是最容易发掘他潜能的行为。
孩子很擅长观察,当解析其所观察的现象时却容易出错,孩子是敏感的。
当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不当的行为去获取归属感和价值感。
(洗碗的故事。)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获取归属感和价值感:
1、无条件的爱孩子,并把爱表达出来;
2、给孩子做出贡献的机会,让他去尝试,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
孩子天生具有社会情怀,特别愿意帮忙。(扫地的故事)
---------------------------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呢?是谁?做了什么样的行为?
作业2:今天我做了什么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事情 ;
爸爸的回答:出去用餐的时候,孩子乐于帮忙弄开塑封的餐具时,让他帮忙,并且表扬他主动帮忙做的行为,夸赞他是爸爸的小帮手。#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妈妈的回答:在玩完科学实验、绘画后,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洗干净相关的道具,让他更有感觉到做实验、绘画的兴趣和主人翁精神。
---------------------------------------------------
上面:是“道”的层面,那么下面就是“术”的层面又是如何呢?
-------------------------------------------------------
3、今天你对孩子说了多少次“不要”
有趣的实验:深呼吸,千万不要想 一只粉红色的大象。(脑海里出现了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对嘛)
人类大脑的神奇之处,不、不要、不做等抽象的词汇,没有对象的符号,这些后面的行为却有具体的场景,所以孩子总会只关注到不后面的行为,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对于不的感受都是负面的。
练习尝试:让家人总对你说不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对于不的语言如何改为正面的语言呢?三个建议:
1、告诉孩子可以如何做,而且和孩子一起做;(不要跑----慢慢走,请你拉着我的手走,靠边走,拉起小孩的手一起走)
2、有条件的许可;(不要跑:在操场上可以跑,草地上可以跑)
3、给孩子选择;(你愿意像大象咚咚咚的走还是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走呢)
额外建议:提出好奇的/启发式的问题;(问孩子在拥挤的地方如何走才是安全的)
体会:从无到有、从不到是的沟通思路的转变,具体事件具体分析。
-----------------------------
作业3:觉察并记录自己对孩子说“不”的话,尝试怎样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
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更清晰、尊重、帮助孩子思考?
回答:带孩子去医院做喷雾的路上,当我们问孩子,待会做完喷雾后,想去那里?当孩子说不想回家,想去乐峰广场玩的时候——不行,你现在还发烧呢,我们要回家睡觉。然后孩子就马上不开心要准备哭闹了。
我们可以这样:当听到孩子想去乐峰广场的时候,可以首先认同他的想法,让孩子对自己的提议被关注产生归属感:喔,宝宝做完喷雾后想去乐峰广场玩,而不是想回家睡觉对吧?可以喔,宝宝想去乐峰广场那么我们就去吧,我们先去吃饭,然后做喷雾,做完喷雾就去乐峰广场,然后玩累了再回家好不好?
--------------------------------------------------
4、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主思考
疑问:我试过了,我不确定我是不是要一直要提醒孩子来做什么,那他什么时候能自己知道要做什么呢?
父母总是喜欢说教,命令或者想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场景:早上起床的案例
命令、说教----启发提问、引导,课堂上模拟:
第一轮:命令说教,孩子来感受
第二轮:提问,孩子来感受
什么是好奇的问题,什么是开放的、启发式的提问?
例如: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事情导致这件事情的发生,后来有发生了什么,你认为如何做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
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学到需要孩子学会的技能。
案例:
不想上学啦,好多成功人士也没上多少学校啊?
----在你认识的人里面有你说的这些成功人士嘛?
----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如何的?
带着问题,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这仅仅是一个工具,也只是术的层面,最重要的还是背后的道,任何工具都不能离开道。当情绪发生的时候,通常不管用,得先冷静下来。
只有当父母与孩子在平等的关系下的时候,才能使用这些启发性的思考。
---------------------------------
作业4:细心觉察并记录今天有多少次对孩子命令与说教了--存钱罐;
回答:
场景1:当孩子想喝牛奶的时候,而手上恰好没有,但他坚持吵闹要喝。直接说了句:“现在没有,没得喝”孩子顿时不开心了,还准备要哭。
改为:噢,宝宝想喝牛奶对吧,可是现在在车上没有哦,我们现在喝不到牛奶是不是不开心,很难过?要不,我们先喝水好不好,待会到商场的时候,再买牛奶来喝。或者你看着周围马路商品,看到那里有卖告诉妈妈好不好?
---------------------------
5、让孩子做还是与孩子一起做
第一种可能的关系:do to 企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做。惩罚的、严厉的。 you do——
第二种可能的关系:以孩子为中心,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把孩子当做人生的全部,把孩子给捧起来了。 do for——给孩子带来的是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
第三种可能的关系:do with,与孩子是平等互助的,一起来探讨解决办法。
(写作业的例子)
一:你个小东西,你必须听我的,你必须马上,快点写作业啊,如果再不写作业你就要受惩罚啦。
二:你的心肝呀,我的宝贝呀,你赶紧写作业,你写好作业,你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三:孩子,关于写作业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助到你的,我们一起来解决写作业这个问题。
do to对孩子做——do for为孩子做 ——do with与孩子一起做,平等尊重的关系,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改变,一种思维的转变。
我们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我的目标是与孩子一起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与孩子一起做的时候,不仅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更是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除了生活技能,孩子还要学会社会技能,与孩子一齐学习如何道歉、如何解决与朋友之间的冲突呢?与孩子一起用启发性的问题探讨关于性、关于爱、关于人生、关于梦想。
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当我们与孩子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是在成长。
----------------------------------------------------
反思:我和孩子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希望和孩子建立怎么样的关系?哪一种关系更加帮助我们帮助孩子学到品质和技能。
----------------------------------------------------------------------------------------------------------------------------
--以上作业,把作业内容以文字形式提交作业~到小程序打卡。
作业5:总结这一周自己学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把作业内容以文字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提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