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浮现这样一副画面:
幼小的我坐在老式的茶几上,右手握着铅笔,左手五指压在白色的方格本上。方格本前面放着一本有字的书,小小的我就照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描着……
这个画面一定是在我上幼儿园之前。因为记忆里,我是在老家二楼的房间里,茶几是那种高50厘米左右,宽40厘米左右,上面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小的架子。这个老式的茶几至今还在我们家用着,能坐在上面写字的我大概只有两三岁吧。
这个画面是我对于写字最初的记忆,很模糊,却一直存在。
似乎冥冥之中我与字就有缘分。
我最喜欢的一段关于字的描述是这样的:
文字是战胜黑暗和困难的武士,如果我们选择成为文字的朋友,我们便会得心应手、终生受益。文字像人一样,“认识”某个字或者某种语言行为,就像是“认识某一个人”,每多认识一个字便多结识了一位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字,简直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对于文字的热爱,便有了对文字的研究。而我是做不来文字研究的,对文字的热爱体现在用文字记录这每一天所得到的东西: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想到的……这一切都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体现。
如何更好地应用文字,用文字写出更好的文章,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记录工作都是我心头朝思暮想的大事。
向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学习,才能取得真经。
这两天我心心念念着这么一套书,就像寻宝的人拿到了宝藏的秘籍一步一步靠近宝藏一样。
无论是作为语文老师,还是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我都急需这样一套书来指导我的作文教学,来指导我自己的写作。
《童喜喜说写手账》便是我寻得的宝藏。
这是一套“八年磨一剑”的书,是作者童喜喜及她的团队,用八年的光阴联合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室里实实在在打磨出来的说写法宝。
今天晚饭期间拿到了这套书,在吵杂的饭堂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快递盒,撕开了第一层黄色的包装纸。
用透明塑料纸包装的书就在我眼前了,我并不去撕那一层透明的包装纸。透过包装纸,我把这套书正面的简介、书脊的内容、书背的名家推荐细细地读着。
那短暂的三五分钟,吵杂的饭堂仿佛不存在了,就剩下我和手里的这套书。
好书要细品。
我未曾写过这样介绍一套书的文字,便是这800来字也是写得“磕磕碰碰”,书评于我是一个难度系数较大、从未涉足的一个领域。
我用凌乱的文字,毫无章法地表达着自己对文字、对写作、对这套书的想法。
继续写、坚持写;继续学、继续练,是我要一直做的事。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有一件事一直在你的脑海里呈现,那便是你的初心了。既然初心不停地闪现,便是要你历经艰难去把它实践。
遵从初心,一路向前,炼出一个更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