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而活?我们的人生观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人生的几个不同阶段,读书阶段,踏入社会,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生知命,天伦之乐。用儒家学说总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儒家学说讲的是学礼做人,
有句话叫人因梦想而伟大,比如最近一直在读的王阳明心学,他12岁就立志做圣人。我在思考古人因何而活,古代人活着立志大都是读圣贤书,为往圣继绝学,考取功名,为万世开太平,传宗接代,为后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因为工作原因,每天见不同的人,新老朋友,这是我目前的生活方式。我很享受这种忙起来的感觉,同时在静下来仔细思考今天一整天,忙碌的状态是否是自己追求的生活。
我为什么活,不同的阶段,不同经历有不同的答案。突然发现原来我享受忙是因为我很喜欢交流和观察,通过交流,我才能更多的认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不同的人生,这也是我来三观俱乐部的原因,最后将我所见所闻所想,我理解的那些好坏都借鉴于我的人生当中。
有的人活着,但是心却死了,因为没有活得意义,就像行尸走肉,所以人活着可以迷茫,可以无知,也可以欲望无限,但别心死,人就该有点欲望,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慢慢来,不要急。
我因梦想而活,这话野心很大,我也不知道我的终极梦想是什么,古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的欲望无限,马斯洛五大需求就是最好的解释,如果非要说我的梦想,我觉得就是在于自我实现,古语修身齐家、修身估计够我们修一辈子,我把想学的,爱学的学完,学以致用,就是自我实现,这叫修身。庄子说以有涯追无涯,你会累死,做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想学就学,想停就停,这也是我的自我实现,这叫自由,这叫自我掌控。
我读书学心理学,性格分析,看别人的人生得失,其实都是为了读懂自己,目前赚钱够花,家有娇妻,至于儿孙满堂,福泽三代,又有点远了,因为父母与妻子关系不咋地,所以我要修身,学习中庸之道,‘时中’不偏不倚,调节有度,然后达到我们一家人和谐相处,这就是我要的齐家。
人生观通俗点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但又会因为不同的阶段和经历进行调整,以价值观为基础进行人生观的自我实现。
我特地又去百度了一下,应然,实然的区别,如果没有大学的经历,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我,大概率应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生,我应该也是走修身齐家的路,做个半圣,内圣外王。实际上我的人生因为她的出现,我人生改变了一部分轨迹,我选择了不一样的家庭幸福,也注定了要走了一条很难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路,虽路有艰辛,但10年来,一如既往,也还是初步修成正果,我已做到了初步的人生观的自我实现,修身齐家就是我的终极追求,中庸之道是我的人生态度。我应何而活,并没有因为我现实实际遇到的问题,因她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导致我应而活而改变,人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感觉,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