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被成为新四大发明。但是,共享单车太烧钱了,以前摩拜和ofo相爱相杀,后来摩拜被美团收购,ofo还在苦苦挣扎。
资金困境中的ofo仍未放弃商业化方面的探索。一份ofo B2B事业部对外报价显示,视屏广告175万每天,折扣价为75万,ofo小黄车的公众号软文48万每条。
11月23日,ofo在App内部发送通知称,99月押金用户可一键升级为PPmoney网贷平台新用户,即认可并同意将ofo的99元押金成功升级为该平台的100元特定资产。于是ofo再一次上了微博热搜,用户纷纷吐槽被糊弄,职责ofo将部分用户押金转成p2p投资,加速了ofo的口碑消耗,最后PPmoney和ofo发表声明,称这只是一次异业合作尝试,升级并非强制捆绑,并马上下线了活动。
11月28日,ofo创始人戴威发布内部信表示,“冬天已经来临,风雪亦将随至。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任需坚守信念,哪怕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从内部信可以看出,ofo还未放弃希望,最近的一系列运作还在自救,还在想办法增加公司收入。一家公司需要运作下去,最终都得想方设法获得收入。那么常见的商业变现有哪些呢?
互联网的商业变现模式很多,这里主要讲三种。
1. 直接面向用户售卖的商品或者服务,典型的如电商网站
2. 免费+增值服务,如腾讯帝国
3. 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如知乎
今天我们主要讲第2种,免费+增值服务。免费模式之所以在互联网行业大行其道,得益于以下几点:
a. 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这是免费模式的基石所在;
b. 产品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的海量用户,这进一步摊薄了边际成本;
c. 免费天然对人们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
d. 在国内免费的策略似乎拥有比国外更肥沃的土壤。
那么,免费模式如何赚钱呢?常见的免费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 基本功能免费,高级功能收费策略
Evernote的免费用户有每月60MB的流量上限,单条笔记容量25MB,并且有广告。这并不影响它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云笔记服务。一旦用户选择付费,不但将每月流量上限提升至4GB,单条笔记容量也提升至100MB,还能去除广告,增加演示幻灯片功能等。类似的云存储产品,用的越久,切换成本越高,平台粘性越大,因此用户持续使用并最终付费的几率也越大。
2. 交叉补贴
交叉补贴策略,思路是通过有意识以优惠甚至亏本的价格出售一种产品,从而达到促进销售另一种盈利更多的产品。交叉补贴在互联网产品中的典型代表是游戏行业。“游戏免费,道具收费”,让一票游戏开发商转的盆体满钵。
3. 三方市场的流量变现
“当你在使用免费服务时,你自己就是商品。”免费的流量本省不会凭空变出钱来,但如果将流量导入另一项服务,也许能麻雀变凤凰。搜狗采用三级火箭策略,依托自己强大的输入法平台来带动搜狗浏览器的下载,再利用死狗浏览器增加搜狗搜索的使用量,最终实现变现。
4. 开源代码的盈利可能
开源项目是当今互联网开发力量中不可忽略的一支生力军,起开放,平等,分享的精神造就了你我电脑和手机上一大批优秀系统和程序。来自上海的资深安卓开发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RotTools,是一个对安卓进行全方位优化和保护的工具。最后通过用户捐赠以及向技术能力薄弱的产商售卖开发文档。
5. 公司上市,或被收购
虽然总体来说,寄希望于上市或被收购不太现实,但是大公司为了快速进入某个市场,或者补齐某一细分领域的技术或者商业短板,或寻找相应的小公司,快速实现战略部署。阿里的上市之前,对微博,高德地图等等的战略投资,都是这种情况。
免费的定价模型虽然广泛适用且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比如用户迁移成本和忠诚度较低。创业者或者公司首先得想办法获取收入,让自己先活下来,才能实现更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