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冬天里,在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夜晚,一群好友围坐在炉边取暖夜谈。
我是其中一个,不过我不太说话,总喜欢听别人讲,听他们的滔滔不绝,听他们的经历故事。所以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和一个记录者,以下便是我模糊回忆里记录的内容。
由一份工作引开的情绪话题
S说最近想换一份工作,因为现在的这份工作薪资不高,谈不上很累,做起来也算轻松。只是几天下来接触的职位,虽然有一家公司听起来貌似还是有很不错的发展前景,团队也都是做事的氛围,可路途要比现在的单位远不少,而且公司的成长初期一定会比较忙,工作上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犹豫要不要考虑。
记得Y是这么说的:
从正常的角度来讲,工作的评判标准无外乎不是考虑前景、薪资、职位本身的契合度与成长性,第二维度来自于便利性、工作时间等等。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当然,这个看法和工作本身无关。
你担心的问题,不过是在意如果自己过去了之后,是否能顶得住压力和一定的工作强度。其实我自己观察了很久,我发现人是一个不容易定型的物种,在一个人的内心和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容纳空间。怎么解释这个容纳空间呢,其实是就人的能力弹性,一个人所能承载一件事物的能力,是具备很大的弹性的。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这个事情是自己必须要做的,别人无法替代,也不是别人强加于自己的,那么即使劳累程度可能是你当时内心极其不情愿的强度,到最后你也能够扛下来。举个例子,比如说要你去完成几亩稻田的收割,当然前提是必须只能你自己完成,一开始你内心肯定是奔溃的,如果不借助机械的话,一天下来是非常劳累的,但其实,你只要开始行动了,收割一天,收割两天,虽然比之前的要劳累很多,慢慢就会适应。因为你的承载力被拉伸了,内心的情绪反馈强度也被拉伸了。
想起当年的军训,想想真的是人间地狱,魔鬼般的强度,可这件事如果逃不掉,必须要做的话,还是可以挺过来的。人的弹性就是如此,当事情轻松的时候,弹性很低,一遇到高强度的事,虽然内心期初是不乐意的,可弹性慢慢就会拉伸开来,逐渐适应。好比一个当兵一年的人,几乎对军训这种强度毫无感觉。
W说:
说到情绪,我发现有一个规律。情绪好比我们当年数学课学到的曲线图,时而高峰,时而低谷。哲学里不是讲究能量守恒么,其实情绪也遵循这个规律。
我不知道你们平时有不有注意到一个事情,我自己倒是会注意。就是,每当我自己别一件事惹得非常生气时,或者暴躁时,我的情绪是非常差的,打个分数绝对是负分。如果把情绪的好坏分值比作Y轴,那么时间就是X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低谷的情绪肯定会回升到水平线附近。
这也就是很多情侣夫妻吵架,当时的情绪非常糟糕,而过了两三天之后,就没有当时的低谷数值了。当然,个别奇葩的人除外。情绪曲线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就像边际效应,高了就会往低走,低了就会慢慢上升。
有时候,高和低不过是相对的,就好比苦乐这对冤家,苦是谷底,而一旦回升,就感到乐,但乐到了高峰,除非由更高的乐来刺激,不然,即使是回到了正常水平,就会觉得情绪不好。所以我自己总是觉得周五下班后是最开心的,因为劳作了五天可以休息了,峰值从很低一下子回升,而一到了周日晚上,就莫名低谷。
我发现掌握这个规律,用于观察自己的情绪,其实对于很多情绪的起起伏伏,就不要太放大化了。
S说你们跑题了。
关于困惑、压力、纠结的药方其实就只有三副
Y说前些时间有个朋友问自己借钱,不知道要不要借,一直非常纠结。还有就是经常会有这种那种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很多情况下看来就是一个两难摆在自己面前,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困惑不已。所以一遇到类似的事情,就压力陡增,很多事情都要瞻前顾后,经常要顾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记得S是这么说的:
听你这么一说,真的是非常有同感,曾经的自己一度和你一样。其实吧,现在对我来说,这些个问题都很好解决,从你自身就可以解决。关于这类问题,只有三副药方,你选择其中的一两副去做去思考,就非常容易从一团乱麻和纠结中找到关键出口。
第一幅药方就是就事论事,这个事只要有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说之前也有个朋友找我借钱,如果换你就会考虑,借给他吧,不忍心,不借给他,以后怕见到了人情过不去。我处理的办法就是,我分析这笔钱如果不是救命钱,而只是他想买个贵重事物比如房子车子来借的,如果说我不忍心或者我本身也没多少钱的,我就选择不借。
后来我真没借,而且朋友的回复也有点不愉快,隐含表达了我不够意思。那你肯定会担心以后见到了不好意思吧。还真别说,后来有个朋友约人吃饭,刚好把我和他都叫上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处理方法就是,我全当之前借钱的事没发生过,大家吃饭就吃饭,该聚会的聚会,该聊天的聊天,不谈一句不借钱的事。退一万步说,如果这个朋友因为你不借钱了,以后就直接不理你,那说明他用这种关系人情来绑架你,这种朋友不深交也无妨。
所以,面对纠结,最关键的还是把事情做到自己认为的理上,只要自己认为到理上了,该怎么就怎么,千万不要考虑别人会怎么看别人会怎么想,不要被周围的因素干扰和绑架。对于这种周围的议论也好,表态也好,大部分都可以忽略,只要内心遵循和内心认为到理上就可。因为具体行动和做事的是自己,这件事该怎么样就怎么办。
更不要考虑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很多事情的进展如同一个生态进化系统,我们只是把当下的一些条件固定化了之后来推导未来会发生的事。可事实上,所有的条件都在变化和运作,也许你担心未来的一个事情走着走着因为你的其他条件变化了就不会发生了。再者,对未来的担忧绝大多是都是内心的多虑,因为很多事实证明,想象中的基本上不会按照那个剧本去演绎。
有一句我不知道哪里听来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说旁观者才担心和去判断对错,而行动者做事者只关心具体选择。
那第二幅药方,就是选择后承担后果和承认既定事实。因为有很多事,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个两难选择,肯定存在有利有弊的情况,如果在做不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的话,如果眼下必须要选择的话,那就选择其中你更在意的利益即可。
关键是,选择之后就要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弊端,就要承认这种既定事实。不要选择了还惦记着另一个选项的优势,内心少反反复复。选择了,就承担,就认定。再退一万步来说,这种两难的选择,只要不涉及到生命攸关的事情,其实没有非常绝对的对与错,即使你认为不太好的选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三幅药方,就是只要把眼下的这件做好即可,不考虑以后的事。其实是很多困惑和纠结不过是我们内心不断在投射给自己的。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比较系统庞大的工程要做,在半个小时内,你如果一直想着啊呀这件事好复杂,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完成,麻烦又多,那么,这半个小时你就处于纠结和压力中。如果这半个小时,你什么都不想,只做这个系统工程中里面半个小时的事,那么就距离完成缩短了半小时。
不把注意力放在关系和未来上,只关注于事情上,就没有那么多的内心矛盾。而做的事情其实又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未来的发展。
Y听完觉得S太精辟了。
庙里的和尚修行是什么东东?
W后面聊了寺庙和和尚,发现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而S的一番话,让大家纷纷觉得他有出家的潜质。
记得S是这么说的:
好像去年听过一个新闻,说是某个寺庙可以开放普通人来体验寺庙生活。很多人说都市生活太嘈杂,想去寺庙清静清静,更多的人是想去体验一下寺庙里的和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修行修行,到底是怎么个修行方法。
据我自己的分析总结,和尚的修行其实是有三个“力”的。这三个力,不一定需要在寺庙里完成,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完成,所以俗话才说修行在路上。
第一个是信念力。通俗的说就是佛教的信念和价值观,佛教一直在强调的无我,舍得,抛去欲望等等,以及遇到困难了当做是一次磨练,都算做是价值观层面的事情。这种观念式的事物,对都市里的人来说有点像心灵鸡汤,但佛教的人是真信仰。对于这点,成年人其实自我做判断即可,没必要一味追求和听信。
关键要说的是第二个,注意力。注意力好像也没有什么,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可和尚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天天持续。比如说在你看来天天念佛诵经是一种程序和信仰的体现,而实际上有另一种好处,就是注意力的培养。这里说的注意力,是在当下时刻对一件事物的集中程度的能力,这个解释很重要。之所以这些和尚很看起来很平静,很平和,但据我所知的是,他们其实内心也有大大小小的烦恼,但他们能做到的是,当下如果是念经,就念经,当下是吃饭,就吃饭,集中注意力,不考虑之外的事情。
烦恼的事情,也许烦恼了也没有用,该到时候的解决就解决,或者说,烦恼的事情也许到时候也就会自然化解。
最最最关键的,其实是最后一个力,察觉力。如果这个力学会了,那基本上一生受用无穷。察觉力指的是对内心的思维和情绪的观察能力,然后通过观察到之后提醒自己。举个例子,比如你在地上看到一个钱包,你内心瞬间就会产生一个思维,是捡还是不捡,捡了揣到自己兜里?不好吧,对失主是巨大的损失和麻烦。这个“不好吧”的内心活动,就是察觉力。因为你察觉到了,如果那样做,对失主不好。
察觉力真正的用处,就是在思维的关键时刻,进行自我提醒。比如刚才提到的纠结,如果你在纠结的时候,虽然你知道那个道理,但是你思维一直停留在纠结上,是没有用的。只有你察觉到了自己内心真处于纠结状态,然后马上启动如何处理纠结的方案,那么你才会一点一滴中从知易行难中摸索出来。
先有察觉,才能行动。察觉是一种关键时刻自我提醒,提醒便于自我调整和修正。
千年以来中国最牛逼的一个词汇
W说了一件自己在火车上的事情。小孩子才三岁,很喜欢东奔西跑,在火车站一个没看住就不见人影,有时候要大哄大叫地让她别跑远,情急之下逮住就一顿挨打,然后孩子哭得天动地摇,火车上有时候也不得安宁,好好说也不听。W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不听话就打小孩,因为有一个说法是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能太强行管制。
记得Y是这么说的:
这个问题,除了刚才S提到的就事论事的处理角度,我有一个其他视角。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自打千年以来,最牛逼的文化不是儒家的忠孝礼义廉耻信勇,虽然儒家文化后来覆盖和统治了中国。在我看来,最牛逼的和最智慧的一个词汇就是道家的:中庸之道。
有人说中庸是平庸,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好像没有什么特色。但中庸真正的含义,并非如此,中庸其实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刚刚好的那种感觉。中庸的另一个现代化词语,叫做平衡。面对和处理一件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可以做到自我和双方的平衡的。绝大多数的事情并非绝对,也不是一定会走到水火不容的极端方向。
拿你的例子说,不存在一定是打小孩不好还是绝对给小孩自由好,在遇到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你可以判断出来,在管教小孩的事情上,做到哪个份上,即是给了小孩教训,也不至于毒打过深,即是给了小孩自由,又不至于无拘无束。平衡的处理,当然是需要长期思考和训练出来的,就像录影棚里的调音师,会根据每个具体的歌手演唱的具体歌曲的具体每分每秒变化的曲调,来调整和滑动不同的声道均衡器,来达到相对适度的效果。
很多事情没有标准和统一的答案,都需要决策者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中,找到博弈关系的均衡点。当然,一切得先需要你在处理事情上先能意识到这个平衡的处理方法,就像S提到的觉察力,然后在寻找当下事情的均衡点在哪里,也许这里的均衡不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又也许,第一次找的点偏移了,那么下次修正一下,又偏了,再修正。选择也有进化的能力。
凌晨的2点35分。
窗外抬头可以望到星空,而炉子周围的夜晚,其实有说不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