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之下有推力,撬动思维立人生

昨天跟朋友在一起聊起了一些关于成长的话题,人要成长就是认清自己思维的模式,因为思维模式是人行为的深层原因,正是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相就的语言与行为。

一个展现负能的人,隐藏的思维就是负面的,他看的世界是阴暗的,看到的人性也恶的,而正能的人,背后思维是阳光,他看到世界是光明的,人性是美的,从另外的角度看,他不是看不到人性的恶,而是不在意那恶,因为他知道恶只是他还没有转变,人都有转变的可能,当一次一次肯定人性之美,慢慢地他就会感受到人性美的温暖,从而在一个机缘下就彻底转变。

当一个不能深入到内在看清自己的思维模式,就会是处于被动的人生,他都不知道自己一直向前冲冲冲,最后的终点在哪里,即使道理上明白,明白人生的终点站是死亡,即使明白人生需要的物质并不是很多,只是一天三餐,睡觉只需三尺宽,但他会随着别人的脚步,冲啊冲。他的理由就是别人都这样啊,这就是多数做的就是对的。

这样真的对吗?只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自己百无聊赖地时候,躺在床上伸展一下劳累的身体的时候,这样地追问一下,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同学找来电话,一边闲聊一边感慨,一不留神就一个小时偷偷地溜走了。

我们就谈到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追问是在我小时候经常出现在脑海中的,那时候,在家里帮农忙,有时候累得直叫,然后就觉得人生就这样吗?就是割割麦子,铡铡麦根,然后在中午太阳暴晒的时候,人却要出现在轧麦场不停地翻动着晒着的麦子,让它干透。然后就是秋收玉米和棉花,冬天就进入猫冬的农闲。人生就是这样吗?爸妈用他们最质朴的理念来回答我,人不就像庄稼一茬替一茬嘛,想那么多干嘛。

这种追问并不是想出来的,那是生命中的底蕴,总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

我跟同学说,看着比我还高的儿子,想想自己年过不惑,再回看当初的自己,也挺着一个比父亲高的大个子,那时候的父亲也是我现在的这个年龄,可时光一晃,我到了这个年龄,而父亲却已经离开了尘世。那也是我未来的人生归宿。

在一辈一辈地重复中,在一年一年的流逝中,人生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要的人生吗?

同学在我这样的叙述中,感叹着,想想人生也真没意思啊!我们哈哈笑一阵,却难掩心中的悲凉。我说,我们追问这个并不是要厌世,而是要找寻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样的追问会撬动已经固化的思维,在不断地追问中寻觅,终会有一天会确认,这就是我需要的,这是我来人生一趟的目的。这时,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才开始。

追问、寻觅,这也是一条人生路,可能目标就是在此也说不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