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老师讲亲子——探寻孩子在乎的价值

破水桶的故事: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每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缝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羞愧。经过两年的失败之后,一天在河边,有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漏,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籽。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两年了,我经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

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倘若我们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当父母把关注点放在孩子优势方面的时侯,我们就能为发现孩子的天赋而欣喜了!

《从16个方向发现孩子的天赋和才华》之一,——探寻孩子在乎的价值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他做与不做,说与不说,真正推动他的,都是他内心在乎的价值,而不是我们与之互动的那些技巧、规矩。一旦找到那个关键,他在乎的价值(就是好处),我们与他互动有效就轻而易举了。明白这一点后,我们的焦点就不会放在和他的语言、行为互动了,这都是表面,而是要和他背后在乎的好处、益处去互动,去满足他内在的需求,他就会自动自发的去做事了。

我们探寻孩子在乎的价值可以涉及不同的领域,比如,学习、和同学建立友谊、与长辈互动、看电视电影游戏等等。在不同的领域,他在乎的价值不是完全一样的。人生好比钻石,有好多面,一个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他所在乎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孩子,在学习是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跟父母互动时,就是一个孩子;跟同学,就是玩伴;在娱乐时,就是玩家的角色。他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在乎的价值是有些不一样的。而且,他在同一个领域内在乎的价值可能是多个,我们就用1号、2号、3号来表述;在同一个领域内,不同的年龄段在乎的也是会有变化的;在同一领域不同的事件里,也可能不一样。比如同样是亲子互动领域,一起吃饭时和一起郊游时在乎的可能就不一样。

总之,价值是他那个年龄深层的满足。一个孩子三岁以前,深层需要的是安全;到了十八岁以后呢,也许会变成尊严,也许会是认可,也许还是安全。不同的孩子是不一样,当我们知道这一点时,我们用眼睛、耳朵去感知到孩子的需要,这是尤为重要的。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到底在乎什么呢?如何才能在当下这个事情上捕捉到孩子最在乎的是什么呢?

第一步,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和孩子互动。这四个方面就好比一个房子的四扇窗户,从哪扇窗都可以看到屋内,只是角度不同,从四个方向看,会看的更全面一些。我们需要去揣摩、观察这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在某一个领域或是事件中,对孩子来说:

A、最重要的是什么?

B、最在乎的是什么?

C、他想经由这件事得到什么好处、益处?带给他什么?

D、他可以在这件事情里拿到什么好处?(问题不一样,方向不一样)

举例一:

我曾经和一个孩子互动,探寻他在打游戏这个领域在乎的价值。

我就问他:想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游戏。你之所以喜欢它,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答:能让我天马行空地创造自己的房间、装饰我的房间(在游戏里)

问:能自由的布置自己的房间为什么这么重要啊?

答:爽啊!

问:这个爽是满足了你的什么啊?

答:我可以自由掌控!

看,这个孩子在这款游戏里最在乎的和被满足的是:自由掌控!

我们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互动、去找到孩子最在乎的。

举例二:

和一个女孩子的互动。

问:“你最在乎什么?”

答:“ 爸爸妈妈开心”

问:“他们开心对你这么重要吗?”

答:“重要!”

问:爸爸妈妈开心了,你就怎么样了?

答:“我也开心啊!”

问:“你这么开心,是因为这满足了你的什么?”

答:“这一家人多好啊!”

问:“这一家人都好,到底满足了你什么?”

答:“我的好朋友爸爸妈妈离婚了,感觉没有家了”

问:没家了,就怎么了?

答:“那还怎么活呀?有了家,多么安定啊!

问:那有家,你觉着是温暖呀?还是安全呀?

答:安全呀!

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在乎的是:安全

用这样的方式,从四个方面来发问。这四个问题看起来差不多,但是不同的孩子切入点是不一样的。举了前两个问法的例子,还有其他两个方面,同上发问。这样,可以找出孩子在乎的多个价值,大概找出3个。

第二步:把这3个价值排排序,看哪一个占的比例高,排出1、2、3号价值。

第三步:经营他的满足。在满足1号的时候,顺带满足其他的价值。

举例:一个孩子在乎的价值1号是可掌控,2号是安全感。满足他的可掌控,同时捎带脚满足他的安全感,这是需要我们用心的,无论他做什么事情,我们要往这上面来引。

“你来掌握这个时间”“你来说这个事进行到什么程度”“你来说如何去安排”“来,我们探讨一下,把你的意见说出来”……

这样他就会觉得他有掌控,这会让他非常满足。

我们清楚他的2号价值是安全,这样我们可以继续:

“做这个事,我们怎么样可以尽量不出差错?不付代价?或者是避免一些无用?”等等。

这样和他互动,效果就会非常好。

清楚孩子在乎的价值后,我们还可以去经营和创造。价值还有两个特性:

A、价值可以扩大。一枝玫瑰花几块钱,到了情人节可以翻倍,因为它的价值被扩大了,附加上了一些东西:表达爱,一枝是一心一意,三枝是我爱你。加上了意义。这就是价值被扩大了。这样,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就可以创造,附加上一些孩子在乎的价值,用孩子在乎的价值推动他来做。

B、可以进行价值转移。

我们还可以做自己的教练,探寻在亲子关系中,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找到我们在乎的价值,在亲子互动中去经营我们的满足,来推动我们去乐于经营出一份理想的亲子关系:

A、我在我的理想的亲子关系的互动里,对我最重要的是什么?

B、在这个理想的亲子关系里,我最在乎的是什么?

C、我想经由理想的亲子关系带给我什么?

D、我想在理想的亲子关系里得到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