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日记:一天里的温度与星光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社区活动中心的玻璃窗,我们一行人已经抱着沉甸甸的宣传册站在门口了。推开门时,几位早到的爷爷奶奶正坐在长椅上扇着蒲扇,看见我们胸前的实践队徽章,笑眯眯地问:"孩子们是来做啥的呀?"这句带着乡音的问候,像颗小石子落进心里,漾开一圈暖融融的涟漪。 防诈宣讲的教室里,起初只有零星几个居民。我们的队员小张急中生智,举着反诈宣传漫画走到广场上:"叔叔阿姨,来看看骗子的新花招!"这一招真管用,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坐满了人。李奶奶听得格外认真,还掏出小本子记笔记,说要讲给在外打工的孙子听。讲到防溺水知识时,几个刚放暑假的孩子挤在后排,当我们演示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时,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试。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我忽然明白,这些看似简单的宣讲,其实是在编织一喜的是朗诵环节,几个小朋友自告奋勇要和我们一起读,他们的声音奶声奶气却格外认真,"青春的我们,要做守护家园的光"这句诗,被读得掷地有声。 做游戏时彻底热闹起来,"三人两足"比赛里,我和三年级的小雨一组。她的小手紧紧抓着我的胳膊,嘴里念叨着"一二一二",虽然走得磕磕绊绊,却坚持要跑到终点。休息时,小雨塞给我一颗糖:"姐姐,你们明天还来吗?"旁边的小男孩抢着说:"我把奥特曼卡片带来给你们看!"孩子们的眼睛像盛着星光,亮得让人舍不得移开视线。 返程时夕阳正浓,队员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没人喊累。小张翻着手机里的照片,念叨着李奶奶的笔记、王阿姨的舞姿、小雨的糖。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场短暂的实践,不是我们在给予什么,而是收获了太多温暖——是居民们递来的那杯凉茶,是孩子们毫无保留的信任,是陌生人之间因为善意而产生的联结。 三下乡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细碎的瞬间里。我们带着知识而来,却带着更珍贵的东西离开:那些紧握的双手,那些灿烂的笑容,还有心底那份"要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的热忱。这一天的经历,像一颗种子落进心里,终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长出名为责任的参天大树。
实践日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