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思维的礼节

从小,我就被身边的人夸奖说“很有礼貌”。

而我的内心对此并没有什么喜悦感。

因为我只是见面时主动打招呼,表示尊敬。

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及的,一般社交礼仪上的礼貌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遵守思维的礼节。

对于这种深层次的揭露,我感受到的是被揭开了遮羞布。

如果没有这样的礼节,谈话会变成争吵,而不是有益的沟通。

这对我来说,是在沟通中的致命弱点。

我是一个情绪性很强的人,主观意识判断能够轻易的影响理性判断。

善意的对话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学到些什么。

我有听到过“##不敢跟我沟通”这样的话。

往往,这些人在我这里是体会不到善意的。

这背后是出于我的争强好辩。

在大部分的沟通中,如果对方的三言两语与我的观点相违背或者无法打动我,我就会失去耐心。

我会打断对方的表达,并且带着压倒式的口吻和态度去反驳。

一个内心极度渴望赢的人,其实是很脆弱的。而表现的激昂则是这些脆弱的抒发口。

现在,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脆弱,以及在沟通中对他人的无礼。

我会时刻提醒自己:

1.先听对明白对方的观点:最基本的就是不打断对方,再者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确认。

只有当自己能真的像对方一样知道他的观点时,这时的同意或反对才是有效的。

2.不同意的时候,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3.受教是一种美德:善意的对话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学到些什么。

怀着学习的心态去沟通,即使有思想的碰撞,也是在进步,否则就是在消耗生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