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4:你一天最多能睡多久?我睡了16个小时。这是不是说明我很年轻?

当我翻开手机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这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的睡眠状态还停留在早上七八点要醒不醒的时候,如果还让我继续躺着,那么我是可以继续睡觉的。所以,我是怎么了?

以前,我总觉得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是正常运转的能力,然而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我在前几天比较紧张的状态下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比如我写了随笔一万五千多字,嗯,仔细算下来,应该也有两万字了吧。再比如,我写了一篇新闻稿,关于这次大型订货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我还认真地排了版,赶在当天晚上十一点之前发了出去。

本来我有很多担忧,关于内容和图片的审核,偶尔还会有排版方面的鄙视。他们所谓的专业设计师排版,在我看来并没有比我的排版好上多少。相反,他们也考虑不到除了排版以外的别的问题。从文字的角度看,我需要拿给非专业人士审核,并且必须听从他们的意见。从图片和排版的角度上看,不管我的成就怎样,都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的。

现在想来,孔夫子真是智慧啊,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观点。直到今日我才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很多时候,我们读圣贤书并不是完全无用,也并不是完全有用。决定其是否有用的根本就是你是否用了,前提是你思考了,你拥有思考的能力,你还能举一反三。以前的我总是有着自己的偏见,以为读书无用。但事实上,并不是读书真的无用,而是我没有选择对自己的方向。

鲁迅先生曾经赴日留学八年,拥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和坚定而清晰的信仰,然而,等他回国之后,他还是有着十年的沉默期。十年间,他看透了中国与国人的现状,他甚至都经常为米饭发愁。曾经的他会认为法语比米饭重要,然而,到绍兴教书之后,他开始认为米饭比法语重要。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永远都体会不到所处环境的艰辛。人,总是会变的。因为,人总是会在不同的时间里走进不同的环境。

人,读书是很重要的,可是这世间的书那么多,你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呢?当年的爱因斯坦发誓要把图书馆的书读完,假如他真的这么做了,我们或许也就等不到他的伟大理论了。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一位老师模样的人给了指点:这里的藏书那么多,你这辈子都不一定看得完,不如找你很感兴趣的某个领域的书来看,深入研究之下才会有学问。

爱因斯坦如此聪明的人,不还是要有人指点吗?这说明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需要老师。程门立雪、杨露蝉偷拳,都是求学的佳话。历史上很有名的人都有很厉害的老师,没有哪个天才可以自行修炼成为大师的。现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授的是基本知识,高中也是,本科学习是选了一个笼统的方向,研究生开始才是专供专研的学习时期,然而不少人放弃了。其中,就包括我。

现在想想,过去的日子里,我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我有太多事情想要做,可是我只有每天二十四个小时,我还要让自己好好睡觉。对,一定要留够时间给自己睡觉,睡个好觉。这样,我才能从容、谈笑风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