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赏析与超越

《道德经》 第49章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    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吾    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道德经》四十九章

圣人没有执拗的意愿,
以百姓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

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
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
这样可使人人行善。

对于守信的人,我守信于他;
对不守信的人,我也守信于他;
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总是收敛欲念,
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

百姓只关注自己的感官,
圣人使他们都回归孩子般的纯真。

          ——《道德经》四十九章 译文


道德经:圣人无常心。
佛教:放下执念。

有师承关系呢?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善者吾亦善之。
这种思想似乎在佛教和基督教中也是重要内容。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
节制欲念在佛教和基督教中同样是重要内容。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百姓沉溺于表层的感官体验,圣人认为这是不够好的,
应该节制欲念,归于浑朴和纯真。
但这有3个方面的问题。

1、这个观念偏向于幼稚,可行性很差。

2、如果落实到执行层面,很可能演变为愚民政策。

3、圣人尝试改造百姓,以使他们达到自己认为的高尚状态。
这是很明显的常心,与开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直接自相矛盾

由此可见,关键不在于有无常心,而在于心与念的优劣高低。

将大家的心与念进行对比后,圣人认为:
体谅别人,与人为善,守信,节制欲念,超越初级的感官体验,保持纯真,
这几项是为人的优秀品质,应该弘扬。

时光荏苒三千年,
人间美德仍相似。
若论前后价值观,
数条罪责功勋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4-04-04 06:59:01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
    露电梦幻泡影阅读 3,486评论 1 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7,189评论 4 8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4,871评论 0 1
  • 仲夏,有只青蛙很委屈,跑到池塘边哭诉了半天,“哇哇……很委屈,哇哇……很委屈”,天亮了,它突然发现满塘的蛙声一片,...
    绿镜阅读 2,532评论 0 0
  • “我爱你”的表达方式, 周星驰:我养你啊! 苏轼:不思量,自难忘。 黄伟文:余生请你指教。 王家卫:那一刻,我很暖...
    翻译小垃圾阅读 1,2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