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画我非常喜欢,有生活情趣,有爱心,有生活,有温度。今天且不论他的画,且说说他对读书的感受。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怎样读书》这本书中,丰子恺的“我的读书经验”给了我很多的读书启示。
丰子恺22 岁时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校是初级师范,以养成小学教师为目的。丰子恺毕业后,没有当老师,而是到上海与吴梦非君创办一个培养图画音乐手工教员的专门学校,发挥自己在师范学校时专习图画的专长。由于自己的图画技能是自学不成系统,在教授的过程中,自觉得知识太陈腐而狭小,就借钱筹资去日本学习10个月。前五个月上午去洋画研究会中去学画,下午习日文,而后又废止日文学英文,提琴,参观展览馆、游玩,因为他知道10个月无法觉悟各种学问的深广,不如呼吸艺术界的空气回国。
在日本,丰子恺学日文,一是听日本先生如何用日语解说他懂的英文,受益颇大,二是在旅舍自休Sketch Book,不懂的单词抄在图画纸上,一块块,放在匣子里,每天晚上探摸纸牌,温习生字。不久生字全部记诵,书也便全部会读。由此,丰子恺得出一个学习学问之方法:我们要获取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地施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
丰子恺还在文中讲述了学习外语的方法:
第一,记单词。单词是一国语的根柢,任凭你有何等的聪明力,不记单词决不能读外国文的书。记单词的方法前面已做说明。
第二,习文法。最简便的方法即中英文对照一句一句对读,积起经验来,便可实际理解英语的构造和各种词句的腔调。
第三是会话。作者的“笨”方法就是熟读。即生书读十遍,第二天、第三天各温五遍,第四天温两遍并作详细记录。如法读下去,前面的各课自会逐渐从作者的唇间背诵出来。
关于学习知识学科的书的读法:
作者认为,读史地理化等书,亦无非欲知道事实。凡一种事实,必有一个系统。分门别类,原原本本,然后成为一册知识学科的书。读这种书的第一要点,是把握事实的系统,不可从局部着手。在读书时,准备纸笔,读到纲领的地方就要在纸上列表,读到重要的地方,就在在纸上摘要。读到后面,又须时时翻阅前面的摘记。读完之后,便抛开书籍,在纸上的一览表温习数次。再从这一览表中摘要,而在自己的头脑中画出一个极简单的一览表,于是这本书总算读过了。
这算是作者精读知识学科书籍的方法。
丰子恺一生的成就,离不开他做事严谨的作风和学习时的思索,学习就是有方法的积累,积累多了,你就是行家里手。在文中,丰子恺对于自己的方法,都说是“笨方法”,但是,学习哪有什么捷径,认准目标,执行,再执行,你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