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阳光甚好。一个人想去走走,却不知道去哪儿。以前有东哥陪着,现在却只能一个人在假期中到处游荡。没有目的,也就不用急着赶路,就这样坐着车往北走吧。
延庆,这个我从小生活过的小城,那里有我太多儿时的记忆,亲人,老房子,童年的趣事以及儿时的玩伴,常在午夜的梦中回到童年,看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在姥姥家院子里,庄稼地里,老屋里和哥哥玩着躲猫猫。
小时候,几乎每个暑假,我都会在姥姥家渡过。姥姥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妈妈行二,上边有一个姐姐,下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不过只有妈妈是嫁得较远的女儿。小姨落户在原来的村子里,离姥姥家不远,舅舅继承了老家的房子落户,取妻,生子,变老。大姨嫁到离家不远的县城里,在那里生根发芽,抚育孩子长大,围着孙子变老。如今,大姨和姨夫都已不在了,都和我的东哥一样去了天堂,也许他们会在那里重逢吧。
童年,也常常会在大姨家过寒暑假, 那里的老屋也承载了我太多儿时的乐事。
记得那里的老屋,听大姨说那里的老屋已有百年之久了。
姨夫有一个哥哥,当时和姨夫一起继承了这个老屋,一连排5间的大北屋,哥哥为上,在东边的两间里生活,弟弟(也就是姨夫)自然在西边的两间屋里了,中间的一间,成为两家的过道儿兼厨房的功能了。院里有东屋两间,西屋两间,东屋是哥哥,西屋是弟弟的,东屋的后边还有个院子属于哥哥的,北屋的后边也有一个院子是属于弟弟的(大姨常常称它为后园),后边的院子还有一个小门是通往后面的大街的,绕过东屋后边的院子,有一条很窄很窄的胡同,从大姨家的后门也是可以通往前边的大门。儿时的我,常会在后门,前门院子里转圈圈,玩得不亦乐乎。大家住在一起,一个大家,两个小家,平静祥和。我也随着哥哥姐姐称姨夫的哥嫂为大爷和大娘。两个有爱心又很会生活的老人,也给我留下发很深的印像。只是在我的记忆中,大姨家的两个哥哥和姐姐似乎很早就在外面独住了,我在大姨家住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不常在家,因为和我的年龄差距有点大,所以我的童年并没有太多他们的影子。
在那里最多的玩伴就是大爷的两个孙女,印像中应该比我小一两岁,也只会在暑假时住到爷爷奶奶家,我们才会相遇,并时常玩在一起。那个时候,记得他们两个小姑娘并不怎么好好的吃饭,爷爷奶奶就变着花样给他们做,他们会在蒸馒头时蒸出两只小青蛙,会在包饺子时包出几只小老鼠,活灵活现的像真的一样,两个孙女看到后跳着叫着拍手笑着,留下我在一旁惊羡着。
大姨常会在我们吃过晚饭后,带我们去广场玩,就是现在的夏都广场。只记得儿时的广场人很多,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更多的还是追跑打闹的小孩子,印像中的广场还会有卖一些小吃的,小玩具啥的,这可是大大的丰富了我的童年视野。要知道,我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 ,在家里最大的愉乐活动就是摸着黑捉迷藏,还有就是一年一度才会有一次在村里放的电影。
......
随着一阵刹车声,我的思绪戛然而止,东关到了,我儿时的那个广场,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匆忙下了车,不知道想去哪,也不知道要做什么,那就顺着刚才思绪继续往前走吧。
顺着人民商场往西的那一条街一直走下去,小街上干净整洁,安静祥和,人不是很多,但是感觉每个人都很舒适,安然。街上早已没有了原来的影子, 我也只是追着记忆中的样子往前走。我不知道在找寻着什么,大概是想找回我的童年吧。
小街不长,走了一会儿就有一个十字路口,我有点疑惑,不知道该往哪边走了。记忆告诉我应该向北,我记得大姨常说北关北关的,跟随着记忆去探索总不会有错的。
顺着记忆一路向北走,一路向西看,找寻着大姨家的朝东开的后门。路边都是一些小的门面房,只是似乎每家店铺都在营业,又似乎每家店铺都没有什么顾客,生活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这里的人们似乎不用急着赶路,也不用匆忙的讨生活,他们在这里才叫享受生活,才叫过日子,才叫慢慢的变老。每个人都很悠然从容,安然度日,像是他们都不会也不曾发生什么大的变故,就这样随之着太阳的升起慢慢长大,伴着落日的余辉慢慢老去。
走着走着,看到前边有个三清观的路牌。不记得大姨家前门对着的街叫什么名字了,但是这个三清观的名字怎么那么眼熟,好像是西游记里某个桥段中的名字。顺着三清观向西走,这是我记忆中大姨家的前门对着的街道 。
往北望去,看到一个高高的斜坡,细而深的胡同,似曾相识。小心翼翼的往里走去,生怕碰落了胡同中堆放的杂物,又怕有一丝声响吵到我微存的那一点记忆。胡同本来就窄,路边又堆放了一些杂物,再加上这里的平房现在也是统一供暖之后那些裸露在外的供热管道,小巷里更加逼仄,抬着望向天,简直快追上景区的一线天了。走到最里边的一家,只见门牌上标识着“三清观13号”,枯败的木门上没有上锁,只有一根粗粗的生了锈的铁丝绑在两扇门中那个破旧的孔洞里,暗示着这个家早已因无人居住而空落了好久的样子,从外边能看到院里的老槐树,郁郁葱葱,不失从前的茂盛,我笃定,这就是我儿时常常在大姨家居住的老屋,里边有我儿时的记忆 。
走出小巷,绕到后边的街道,就是大姨家的后门的那条街,这下是真真切切的见到了老屋的背影,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屋,屹立在那里,从前觉得很高很壮观的老屋,今天望去,早已没了从前的矍铄的样子,像个风蚀残年的老人,瘦弱,枯小,带着微弱的喘息座落在那里。大姨家的后园也全没有了从前的踪迹,也已被人侵占并盖起了新房子,周围的房子几乎都重建了,把老屋包裹在里边,只有那棵古老的大槐树还生机勃勃的像人们诠释着它的过往。
......
带着那段记忆,我开始折返。途中再次路过那个与世无争的小街,串了串那里的小店,感觉温馨而纯朴,明亮又舒适。熟悉的方言,总是让我觉得那么亲切温暖。此时我的心好静,像个刚刚吃了一颗糖果的小孩子 ,满足而回味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