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见”!

      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讲,上班和孩子分离是个孩子伤心、妈妈难受的过程。小编就有这样的经历。

      孩子大约一岁半的时候,我发现,经过周末两天,每周一早上是上班分离最困难的时候,孩子会紧紧地抱着你,伤心地哭。到周二早上,就可以很平静地告别。在一段时间里,这成了一个规律。于是,我就在周日开始为第二天做铺垫,告诉她“宝宝,明天是周一,妈妈要正常上班,这样五天,到了周六周日妈妈可以在家里一直抱着宝宝。”一开始,孩子有些抗拒,当时答应了,第二天又反悔了;或者当时就抗拒,说“不要上班,不要上班,不要妈妈上班”。这样的周一,总是很痛苦,要想很多办法,比如做游戏或者悄悄离开,但心理很不踏实,不知道孩子发现妈妈不见了有没有哭、有没有伤心。

          后来,我学着跟孩子反复沟通,让她认识到上班是怎么回事,分别是怎么回事,经过反复观察,不断调整方法,现在孩子可以很平静地说“妈妈,再见,妈妈拜拜,妈妈加油”!

      我是怎么做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二。

      第一,适时铺垫。要和孩子分别前,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什么时间要去哪里,去做什么,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很认真地听。这样做,是要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妈妈分离,对于孩子来讲,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惧的事情,悄悄溜走或不做说明生硬地离开,更会增加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妈妈不要我了、不爱我了等等。因此,要告诉孩子,并且坚信孩子能理解。同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内心对时间和时间的安排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做好抚慰。有了充分的铺垫,孩子可能还是不能平静地接受和妈妈分开这样的事实。妈妈不用强行离开,继续安慰,再次给孩子讲离开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同时,紧紧地搂抱孩子,抚触孩子的后背,帮助孩子平息情绪,告诉孩子你爱她,然后坚定离开。任由孩子哭闹坚持离开,会增添孩子内心的恐惧和无助;孩子一哭闹就妥协,就会使孩子因“屡试不爽”反复使用这一“招”。

      第三,按时回来。给孩子的承诺,一定要践行。不然,孩子仍然得不到安全感,下次再分开会更难。我通常会在打开房门时,给迎面跑来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称赞她很了不起。

      第四,试着给孩子分享分开后自己的经历。我通常会在下班后,和孩子讲妈妈一天中干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孩子也会津津有味地听。

      第五,给孩子高品质的陪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尽量放下其他事情,全身心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满足孩子被爱的需求。

      现在,每天上班前,孩子都会把我送到门口或电梯口,有时候会给我拎包,等我换好鞋子递给我,然后道别“妈妈再见、妈妈拜拜、妈妈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能创造奇迹 --观《奇迹男孩》有感 之前朋友强烈推荐《Wonder》这本书,朋友跟我说起这本书创...
    美好彤行阅读 1,716评论 0 0
  • 对待孩子,从来“三分靠教,七分靠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表, 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 可能会导致“揠苗助长”的悲剧...
    妈妈修复阅读 1,345评论 0 0
  • 十指连心 文/土豆 一 冷战后,伍娟提出离婚。记不清她是第几次提起这俩字。王昊很窝火,什么水克火、金克木,只要穷,...
    三只土豆阅读 1,482评论 0 1
  • 小时候比较喜欢胡思乱想,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在脑中浮现,曾经有过这样的猜测和假设:很久很久以前,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聚...
    今天快乐阅读 2,615评论 0 0
  • I was planning to learn a little more about baking, just ...
    doooodles阅读 1,423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