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站在殿外,正在向荆州的方向遥望。此刻,他心中有些不安也有些兴奋。不安是因为刘表新丧,已经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必然南下,父兄留给他的基业只怕很快就要面临覆灭的危险。兴奋是因为曹操率北方之兵来,他则领南方之勇挡。江东之主,一战可定。
刘表去世的消息刚刚传来的时候,孙权的思绪是有些混乱的。他意识到荆州的局势很是复杂。荆州虽然兵强马壮,城池坚固,但是刘表立幼废长,荆州的领兵之将和属臣只怕不可能同心同德,上下一心了。那一世枭雄刘备身处荆州,有何动作,还难以预料。最让他担心的还是曹操,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氏,已然有了统一天下的气势,如今荆州生变,他一定会顺势而为。
当时,孙权正思索间,鲁肃就急匆匆的到了。孙权混乱的思绪很快就被鲁肃的一席话理清了。鲁肃首先说明荆州本身的重要性。荆州与江东之地接壤,外以长江、汉水为边界,内有山陵的险阻,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而且士民殷富,当真是帝王之资。
然后分析当下荆州内部的局势。刘表的两个儿子素来不和,荆州军中的将领因此分为两派。更重要的是,与曹操有怨隙而又未得到刘表重用的刘备,身在荆州。那么,应对荆州之变的方法就有了。如果刘备和荆州军民同心协力,那就安抚荆州,与之结盟。如果他们离心离德,那就另立良策,谋取荆州,以济大事。
紧接着,又讲出了应当采取的措施。鲁肃自己请求以向刘表的两个儿子吊丧致哀为名,前往荆州,慰劳其军中主事之人,并劝说刘备笼络刘表的部众,与江东方面同心协力,共治曹操。而且,行动要快,否则就会被曹操抢先。孙权当即派遣鲁肃前往荆州。
孙权将望向荆州的视线收回,转而看向眼前的宫殿,细细地回味着鲁肃走之前的话。他忽然想到,他所要对付的人不只曹操和刘备,还有自己身边的文臣武将。他一步步走向殿内,眉头微蹙。
鲁肃刚到夏口,就有消息说曹操已经进军荆州。鲁肃便星夜兼程,待他到了南郡,就听说刘表之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鲁肃料到了荆州的局势变化会很快,而且他行动迅速,但荆州还是迅速易主了。就连身处荆州的刘备在刘琮投降的时候也是浑然不知。当刘琮派人告诉他时,曹操已经率大军到达宛城。以至于刘备惊骇不已,仓皇出逃。
于是,鲁肃径直迎着刘备的方向赶去,并在当阳的长阪和刘备相遇。几句话,便让刘备放弃了投奔苍梧太守吴巨的打算,改向和东吴结盟,并派遣诸葛亮前去江东,商议联兵抗曹之事。
孙权在上座极不舒服地坐着,眉头紧蹙。下面是一干从他父亲起兵时就跟随左右的老臣宿将和少数后起的才俊。他们在争相地说着投降曹操的理由。孙权已经不在听他们那一番理直气壮的言辞了。孙权何尝不清楚,曹操一统北方,又得荆州,兵势浩大,其锋难挡。然而,他怎能拱手让出父兄亲冒矢石、艰辛不已打下来的基业呢?孙权无意间看到坐在不显眼位置的鲁肃,鲁肃垂着头,一言不发,若有所思。
孙权想起了鲁肃刚投入他麾下时,两人合塌对饮的一席话。一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说得孙权精神一震。紧接着又是一句“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当时,听到“鼎足江东”,孙权慢慢放下了已到嘴边的酒杯。在孙权已经变得很是热切的目光中,鲁肃又说道:“现在北方实在有很多变故。将军您应该趁着北方多变之时,剿灭黄祖,攻打刘表,直至占据全部长江流域,然后称帝王号来谋取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孙权一想起那番对话。便慢慢舒展了皱着的眉头,回过神来,发现鲁肃正在凝视着他。于是,孙权起身走出殿外,向厕所方向而去。鲁肃急急地追了上去,到了屋檐下,孙权转过身来,握住鲁肃的手,说道:“您一定是有话要说。”鲁肃说出了一段经过深思熟虑劝孙权万万不可降曹的话。孙权听罢,其中两句话让他摇摆不定的信念坚定起来。一句是“今肃可迎曹耳,如将军,不可也”,另一句是“将军迎曹,欲安何归?”。
孙权决意抗曹,在鲁肃的建议下,召回了前去鄱阳的周瑜。“其一,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其二,曹军舍弃鞍马,依仗舟船,竟敢和东吴水军相较;其三,今已盛寒,曹军远来,必定粮草不挤;其四,北方士兵长途跋涉,来到江南,必生疾病。”周瑜一下说出了四点曹操南下的用兵之患,主张降曹的众人,一时哑口无言。孙权站起,拔刀砍下帅案一角,对众人说道:“诸将吏敢复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
江面上,一场大火,借着东风之势,冲天而去。曹操仓皇败退了。赤壁一战,曹操知道南方已然难以攻克了。刘备则趁机占荆州,得蜀川。后来,周瑜病逝,鲁肃和关羽隔江相持。双方数生狐疑,疆场分错,然而鲁肃总是以顾全盟好的友好态度安抚关羽。
鼎足之势正如当年合榻对饮之言所料。再后来,鲁肃也去世了。孙权称帝时,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