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来了,湿糟糟,软绵绵,提不起劲。望着窗外密密麻麻的雨线,一天、二天,还是一个星期?百无聊赖。数着阴云密布的日子,总会对阳光煞是想念。脑中掠过一抹橘色,一团柔和的阳光?那是一只橘猫,遇见它的时候,十字路口正亮着红灯。

        初夏的傍晚,夕阳残照,在路旁公园的圆石上,一只橘猫正趴着晒太阳。它眯着眼,享受着石头的余温,全然不顾长长的车流、忙碌的行人,悠然自得。

        羡慕地望着,它伸展修长的四肢,扭动着身子,露出腹部白色的软毛,接着张大嘴巴,伸出粉色的卷舌,慵懒地打了个哈欠,然后继续闭目养神。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却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有点不与为伍的意思,让我瞄见了《我是猫》中那只“咱家”的影子。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

        “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其中的高傲姿态,可见一斑。“咱家”总是对遇见的各色人等高谈阔论、冷嘲热讽,即使是自己的主人,也口下无情。生在知识分子之家的它,博学多识、鞭辟入里,时常道出耐人寻味的警句名言,俨然是只看透人世的神猫,让人啧啧称奇。但回到猫的世界,人的世俗常态便在它自己身上重蹈覆辙,甚至喝酒误事,最终丢了猫命。


赵玉皎的《猫生十年》

        “咱家”毕竟年轻,血气方刚,缺少一份了然于胸、与世无争的姿态,不像《猫生十年—一只老猫眼中的人生》中的老猫阿纠。阿纠深涉人世、猫世,看尽风起云涌、花开花落,所以才给后辈们讲起了故事,上起了讲座。与“咱家”不同,虽然阿纠与主人若即若离,但它感激女主人的收养,喜欢“妙鲜包”的美味,同情人们为了生计奔波,也感叹主人的生活经历。总而言之,它是一只人情味十足的猫。


村上春树与猫
三岛由纪夫与猫

        猫与文学,似乎有着不解之缘。老舍笔下的猫,机灵古怪、活泼可爱,足见作者的喜爱之情;三岛由纪夫在书房留出猫咪通道,给猫喂食藏着的小鱼干;村上春树的旅行散记,不忘对世界各地的猫评点一二;海明威有只六趾猫,更在遗嘱中将猫立为房子的主人……


加缪与猫
萨特与猫

        猫,博得了众人的喜爱,它优雅轻柔,透着一种神秘,使人摆脱心浮气躁。“喵喵”声响,活泼好动,点触了人们内心的好奇与顽皮。哎,突然好想有只猫,来度过一段“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