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中人:中等资质的人;平常人。
▲语:告诉。
▲上:上等,高深的道理。
▲中人以下:困而不学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与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与他讲高深的道理。”
【学而思】
孔子教学因材施教,能循序渐进,做到“循循然善诱人”,把“中庸”的道理应用到教育当中。如同现在的教学,讲授的知识太深,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听不懂。讲授的知识太浅,不用老师讲学生也能自学,浪费了时间。
“中人”并非指资质,而是求学的态度。能够努力学习的人,能够做到“困而学之”的人,都是中人。樊迟天资不够,孔子就用浅显的道理教导他。曾参反应迟钝,最终也能继承夫子之道。
参读:
《季氏篇》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阳货篇》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