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家大姐请客,席间谈起已过世的奶奶。
奶奶是个小老太太,佝偻着背,佝偻到九十度,又是典型的小脚,所以打我进了夫家的门,奶奶就走不利索,先前拄没拄拐杖,我记不清了,后来是一定拄了,再后来腿跌伤后,更是只能爬着行动了。
我与奶奶的缘份只有十年,平时不多见面,交流甚少。但老公是奶奶疼爱的孙儿,所以每次回村里,尤其是过节,奶奶总要和我们在一块儿。
大姑娘出生后的那年春节,小南房太冷,公婆便和我们换了房子,小南房又太小,公婆小姑小叔已经四人,所以奶奶便同我们睡在了一个炕上。
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太太,一对刚结婚两年的小夫妻,还有一个几个月的小婴儿,但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老公说,当年他领我第一次到他家,奶奶就相中了我,因为我胖。老人都认为胖人有福,所以奶奶第一个赞成老公娶我为妻。老公的这番话,让奶奶在我心中的形象大好。所以,见奶奶总觉慈祥可亲。
奶奶的事情,我知道得并不多。但奶奶的聪明和豁达却是随时随处可以感知得到的。
年轻的时候,与奶奶隔着很远的心路,所以并不能真正认识奶奶。她瘦小而弯曲的身体,她沉默无语的行径,让我深以为她是弱者。而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那种弱小实际上是一种强大,是一种心灵上的强大。而这种强大却是很少有人能够拥有的!
奶奶不多说话,晚辈们谈论事情,她从不插嘴。或许在听,也或许压根儿就没听。“沉默是金”,没有人比奶奶做得更好!奶奶绝对不懂“界限感”是什么,但奶奶知道“你们的事情你们自然会做好”,所以奶奶住在儿女家中,是很受欢迎的。
当我和老公初次住上楼房的时候,婆婆带奶奶到我们家小住了几日。奶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看,看得出她特别高兴:自己的孙儿白手起家,也终于住上楼房了。我至今还记得:她边看房间,边夸我这个孙媳妇有福气。
姑说,奶奶也有委屈的时候,但她能把委屈消化在心里,而且不郁积,这却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是啊,不倾吐的委屈像一块毒瘤,时间久了,是会把人憋死的。但奶奶没有,你听不到她的诉说,你更听不到她的指责和埋怨。
姑又说,他们兄弟姐妹五人没有一个像了奶奶。其实,能活到奶奶这种境界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
一个人,可以在晚辈面前收起自己的话语权,可以漠视自己的存在感,这样的人,是智者,而且是真智者!这个世界,真智者并不多,多的是自以为智者的人。
奶奶除了两间小矮屋,再没有其他的东西留给她的子孙。但她晚年是幸福的,尽管她的腿摔伤了。一个人,生理上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而心理上的疼痛却足以让人厌倦尘世。
奶奶不能行走的那段日子,她一定很疼。但她从未喊过疼,有尽心尽力侍奉的儿女,奶奶一定很知足。所以奶奶直到走的那天,也依然睡得很平稳。
一世繁华,能活到奶奶这个岁数(享年九十一岁)的人并不多,能像奶奶这样活得安宁平和的人更少。不争、不抢、不恼、不闹!而我们却把自己迷失在了红尘中,处处争,时时抢,不恼不闹,似乎人们就能遗忘了我们。其实,争来的抢来的恼来的闹来的,终究还是会被人遗忘,甚至于再也不愿记起。而如奶奶这般,却是时时会让人想起。
但做一个如奶奶般的人,又谈何容易!或许这一生一世,我们都成不了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