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国产化 - linux安装及使用 PikiwiDB (替代redis)

PikiwiDB 介绍

PikiwiDB(原名Pika) 是一款由 360 基础架构小组研发设计的键值数据库,解决了传统键值数据库在大规模数据场景下恢复时间较长、性能表现不佳的问题,最早被命名为 Pika,用于替换 360 内部系统所使用的 Redis,支撑 360 自身业务所需要的缓存需求,后面向行业开放源代码,并交付开放原子基金会托管运营,为业内海量数据场景的高可用存储需求提供支持。

1. 官网下载压缩包

PikiwiDB 官网:https://openatom.cn/project/projectR2PQji0nGTtT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 linux安装

  1. 安装 PikiwiDB (原名Pika)
// 将官网下载的压缩包上传到linux上,执行解压命令
tar -xvf pika-linux-x86_64-v3.5.5.tar.bz2

// 将目录移动到/usr/local/pika-v3.5.5目录下
mkdir -p /usr/local/pika-v3.5.5
mv output /usr/local/pika-v3.5.5/output
  1. 修改配置文件
// 修改配置文件
vi /usr/local/pika-v3.5.5/output/conf/pika.conf
// 修改配置文件中的 requirepass 和 userpass 进行修改密码(实测需要同时改这2处才能使密码生效)
requirepass : 123456
userpass : 123456
  1. 启动、停止命令
// 启动 PikiwiDB (原名Pika)
cd /usr/local/pika-v3.5.5
./output/bin/pika -c ./output/conf/pika.conf &

// 停止 PikiwiDB (原名Pika),找到服务进程并停掉进程(下面有命令行截图,停服务示例)
ps -ef | grep pika
kill -9 {进程号}
image.png

3. PikiwiDB (原名Pika)管理工具使用

PikiwiDB高度兼容redis,所以使用能连接redis的工具都可以连接tendis,我这里使用navicat


image.png

4. PikiwiDB (原名Pika)在spring项目中使用

image.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