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发展了,我们却回不去了

  在微信里看到些链接说,政府要投多少多少亿,来修建老家的乡村。我们那是水乡南洞庭,听说到处要建桥,所到之处,桥路相连,再不被交通阻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身在千里之外的他乡,觉得这些貌似振奋人心的消息无比的扯淡。

出来谋生之前,我还不是也像书中说的那样热爱着我家乡的那块土地。我娘家离我婆家不过二十里地,中间却隔着两条河。可怜我那时候回一次娘家,要二十五块钱路费,三块钱船费,还要翻过两座大堤,走几里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的路。碰上下雨天,那是找死。没有车,如果不带伞,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记得有一次,我带雅歌回家,她掉了一只鞋,在草丛里找死也找不到——有一段没有任何车辆通行的路,我只好背着她走……到家时,已过了饭点,妈妈端出来饭菜,我张嘴泪先流……

你说我会不会眷恋那块土地,你说我要不要爱这样的家乡爱到心底。所以背井离乡出门在外,就是再苦再累,我们也没想过要再回去。可是,才没过两年,我娘家和婆家之间的两条河就都架起了桥,路也修宽了,若再从娘家回婆家,开个小车才十几分钟就到了。

妈妈很兴奋地和我们分享,开心得不得了!她说,你看看,发展得多快!以后你们回去,再不要那么作孽了!你想回来,我随时做饭,都不用等你们了!好方便!

有多方便?方便有什么卵用?我已在市里买了房子,弟弟已经安居在汕头。我妈不知道,以后我回娘家的路是从湖南到广东,是由沅江到汕头,再也不是那苦逼的阳罗到苦逼的泗湖山了。她兴奋的元素里,少了孩子们也飞速发展了,再也不用回那些需要徒步的乡村小道了——小道宽得能开车了又怎么样了?我们都已经出来了,并且,还回不去了。

更可笑的是,还听说乡下要建安置房,要大动土木,大搞建设。我想问他们,人呢?有人吗?那些年计划生育搞得千家万户断子绝孙,这些年又大力扩张城市,仅有的一些人又进城了,还在乡下大搞动作——徒增项目吧?只是满足某些人的功德观吧?

如果有足够的钱,把学校建好,让我们的孩子回去不要左找熟人右办手续就有书可读。如果有足够的钱,投资办厂,让我们回去有份工作可做。再如果有足够的钱,就让学校少收费医院不收费房子别那么贵……总之,别再在那无几人居住的乡村折腾了。那些年都在家的时候,路都没一条好走。现在都出来了,怎么,想城市化啊?听说我婆家养鱼的鱼塘边,都有路灯了——以前,那增氧机饲料机要牵根电线过去鱼塘还乱七八糟的,都不知道哪根线通电,哪根线不通电……还有触死人的事发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迅猛发展了,貌似好消息,却跟我们无关了。当我们对那片土地死心的时候,她发展得多么日进千里都跟我们没关系了。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在这座城市买了社保买了医保,也办好了暂!住!证!老实说,我们懒得回去了。老家的那些新鲜的传奇,留给那几个还在那折腾的人去传唱吧。

去厦门旅游的时候,导游问我们是哪里人,我和孩子们面面相觑——我们是哪里人?说是湖南的,我们却从汕头过来;说是汕头人,我们又说着湖南话……两头不是人。我们成了可笑的无根的一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可以让我们扎根的城市,也没有我们想要回去安身的乡村。恍恍惚惚之间,我怵在这车水马龙的人世间,竟然找不着回家的路——哪儿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呢?我不是这个城市的人,因为我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老家发展了,我的户口簿也在那,可是,我们却回不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只是你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它决定不了任何人的人生。不是你上了大学或者大学上了你,四年下来你就会有什么质的改变。可...
    异样的花季阅读 1,521评论 0 0
  • 我无时无刻不在躲避,无时无刻不在逃亡的路上。但是我却越陷越深。身如蝼蚁,命如 激流。自身难保,何来脱身?我清晰的感...
    一汀杏花烟雨寒阅读 1,098评论 0 1
  • 一到下雨的清晨 窗外就挂满了新鲜的泪痕 想伸手擦去玻璃窗上的雾气 童心忽起 用食指 擦出了个笑脸 洗掉疲倦 穿...
    段童阅读 949评论 0 1
  • 经济学大厦的地基 1.理性之争经济学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它假定人是理性的,但是人经常是不理性的。所以经济...
    CelloRen阅读 2,9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