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失败者的终结者,失败是成功者的缔造者!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失败。但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有的人选择了放弃!选择坚持的人信了那句:世上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坚持不了的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获得了成功;而选择放弃的人,贪图一时“安逸”最终一事无成!
—1—
并不是说只要努力了就会有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最起码比不努力的人有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他们努力了不成功不是输在了行动上,而是输在了‘心智’上。比如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
埃蒙斯是干成了一件事——50米步枪三姿世界记录保持者。但我们都知道在2004年至2012年连续三届奥运会比赛中他无一列外地败在了他的最后一枪。第一次大跌眼镜的脱靶,第二次出人意料的4.4环,第三次不尽如人意的7.6环;很显然这不是他真实的水平,而是他的‘心智模式’发生了问题!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度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要说他第一次的比赛是一个意外的话,那么埃蒙斯后面的失误就是教练的不对了。在04年的雅典奥运会后,他的教练在日常的训练中反复提醒马修注意最后一枪;致使马修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杏仁核’受损,负责长时间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功能的‘海马体’增强。致使他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变化,最终为他后面的奥运生涯埋下了具有魔性的最后一枪!
—2—
心智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有,就像我们的孩子。如果你每天夸TA乖巧懂事听话,他即便偶尔想不听话想调皮要捣蛋的时候,但经过家人和身边朋友的不断鼓励后,TA也会委屈求全地选择懂事;久而久之TA连调皮捣蛋的想法也没有了。
举一反三地我们可以用在孩子们的学习上。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的家长教育和培养孩子成功的心智模式是这样的:“你看你没有考好。是不是没有发挥出你平时的学习水平,或者是还有其它原因?”这时孩子因为自己没有考好不但不被家长批评,内心的恐惧感和挫败感会平静很多。也会和家长讨论。自己还会总结经验,迎头赶上。相反,有的家长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心智模式是这样的:“笨死了,这么简单的题你都能算错,你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孩子本来就心里难过,不但没有遭到家长的“同情”与关爱,反而内心更是崩溃的。久而久之自己就认定了就是自己比别人笨。最后不思进取,就错就错,一错到底!
—3—
那我们还能如何改善心智模式呢?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1.自省与反思。自省是改善心智模式的核心方法。通过自省,我们得以发现自己内心世界深处隐藏的成见、假设、逻辑、规则,使这些图象浮现出来,反复对比,去伪存真。
2.学习。通过收集新的信息,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行为习惯,通过新的思维逻辑掌握更多的规则。可以更新思路,形成新的习惯。
3.直面问题。对遇到的问题不回避不隐藏,而是积极的面对分析与挑战。
4.更换场地。更换新的场地(环境)与教练(老师)。以此让新颖、鲜活和丰富多样的体验不断冲刷冲击,甚至冲破落后和固化的心智模式。
5.深入会谈。通过高质量高层次的会谈,摒弃自己的陋习。通过理智的思维,从而改善自己原有的错误的心智模式。
综上所述,你失败的原因,就是你拥有了错误的心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