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大师”

    昨天和小孟老师一起去湘湖采点户外写生地,走到最后一站金融小镇。这里有着“现代徽派建筑”的群楼,不知不觉来到随心陶艺.我就想着之前还有作品没有拿,就走了进去,接待我们的是王老师,找作品真的是花了好大的力气。见到我们自己做的初作还是挺感动的。

这是我们的初作

现在看它们还像那么回事,当初做的时候也是觉得手艺人不易,陶艺的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泥塑成型、素坯彩绘等等。我和敬妹妹选了拉坯成型,壳壳阳阳做泥条盘筑……

拉坯成型看电视里以为很简单,实际到我和敬妹妹操作时,发现真的没这么容易。老师说它是利用拉坏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可是一开始我真的怎么都拉不好,软踏踏的,一边大一一边小,反正就是成型不了……

这个样子弄了好久

拉坯成型在古时意境普遍使用,薄如蛋壳的黑陶,绚烂夺目的彩陶,晶莹透彻的越窑陶瓷,都留下了拉坯成型的痕迹。现代陶艺继承了古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形式,又有了新的艺术创造,拉坯成型简单易学,造型丰富,是现代陶艺极为普遍的成型方法。它体现了作者对泥料性质、成型技法以及对艺术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艺术设计能力的几种体现。拉坯是年轻又古老的技艺,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

最后终于有点像个器皿了

壳壳和阳阳选择了泥条盘筑,随心老师教他们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搓泥条时要把握好你的可塑性,以免在盘筑形状时产生开裂。

认真制作地样子

如果你想以泥条盘筑法一次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很复杂的作品,是较困难的。因为作品要有一定强度才能使你继续盘高,而且连接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胚体之间的粘接。在盘筑过程中,要把握好泥的干湿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轮廓线。以泥条盘筑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古朴、流畅,富于变化。

陶土湿润柔软,可通过触觉、视觉,感受它的柔美。双手可敲打、揉搓、拉、团,动作自由、随心所欲,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次美好的体验让你们有美好的回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