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些思维定势与习惯。
比如我妈,只要下雨,她第一着急的事就是去关窗户,要把家里所有的窗户都关上,不管天气多热。
夏天,不论是什么天气,我是很不喜欢关窗户的。我问我妈,为何下雨非得关窗户?我妈的说法是,怕雨水飘进来。我又问,雨水飘进来又怎么样呢?我妈说,弄得窗台、地板水淋淋的,不好。我说,有了水擦一下就行了,也没什么关系啊,飘到阳台上的话,还正好可以浇花呢;不用关,关了太热了。
可是,我虽然说了好多次,但我妈仍然改不了,一下雨,还是急忙忙去关窗户。
关于下雨,我妈还有个理念,就是下雨时不能出门。我妈出生生活于农村,以前的农村,只要下雨,土路就一片泥泞,出去的话就会把鞋和裤子弄脏。虽然现在,我妈跟着我在城市里生活,但她的思维记忆与习惯,大概还是停留在她以前的印象中。所以,只要下雨,她便不出门。
而且,我若在雨天出门,我妈就会很诧异地说,外面下着雨,你怎么还出去呢?我说,打着伞就可以啊。可我妈还是觉得,下雨天是不应该出门的。
在城市里,其实下雨是什么也不影响的。当然,一定要看清路,不要踩井盖之类的。现在的道路都很好,没有土路,下雨也不会泥,打上雨伞,依然是出入自由的。
今天下午,带女儿和她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出门时正碰上雷鸣暴雨。可是票是在网上买的,已到临开场时间,也不能退了,于是还是决定前去。心想在暴雨里行走一定会艰难,但出去之后,除了觉得有点冷之外,并无其他不妥。回家取了件外套,还是顺利地去影院了。
从电影院出来后,雨不知何时已停了。回到家,我换上运动服,准备去跑步。
出门时没有下雨,等我做完跑前热身活动,天又下起了小雨。我犹豫还要不要去跑步。
最近参加了一个21天跑步训练营,每天要跑3公里。对于任务,我有些强迫症般的坚持,否则心里会觉得遗憾难受。
下雨又怎么样呢?大不了被淋湿。淋湿又怎么样呢?回家洗个澡就行了呀。再说,跑步时会出一身汗,那和淋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打消了害怕淋湿的顾虑。
可是,要用手机里的APP记录跑步时间、速度、路程等情况,手机装在臂包里,万一被雨淋湿了怎么办?手机可是贵重物品啊。
想到,手机据说是防水的,这下雨天,正好可以测试一下,它到底防水不防水。于是,又打消了害怕把手机淋湿的顾虑。
头脑又冒出了其他念头:万一路滑,摔倒了怎么办?万一雨下大了,跑不回去怎么办?万一……
怕路滑摔倒,跑的时候专注些、小心些、慢些就行啊!雨下大了,大不了全身湿透么,也没什么啊!
于是,我在小雨中开始跑步。小雨淋在身上,还有些凉爽的舒服。路也不是想象中的滑,跑的过程中,我一次也没有打滑。跑了一公里时,雨停了——雨并没有像我头脑中想象的那样,越下越大不停止。
头脑总是习惯冒出一些还没有发生、对未来恐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束手束脚,不敢去做一些事。但实际上,现实是变化着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担心的问题大多都不会出现;有些变化,它比我们的担心要好很多,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里说的是下雨,但它反映的是人的一种模式。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们大概也会以同样的模式去作为。下雨其实真没什么,当我们敞开、勇敢地去尝试,会发现,一切都没问题,一切都会很好。并且,在雨中奔跑,我们收获了一种新的体验,还挺赚的呢。
生活是勇敢者的游戏,对于生活,我们需要更多的敞开、勇敢与尝试。若能如此,我们将不断地开拓生命,让生命感觉更宽广,更自在,更洒脱,更美好。
何惧风雨!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