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7.31大暑十日//诗三首·吟咏凤尾竹//大暑·夏景·夏意(十)

      题记:纤枝翠叶,曼舞婆娑,袅袅婷婷,映照碧波。月下临风,荡摇凤尾,窗前弄影,陶醉嫦娥。虚怀劲节,潜藏清韵,玉骨冰肌,更隐薜萝。不与群芳,相争艳媚,幽情逸致,自然吟哦。

其一:七绝·凤尾竹

凤尾纤纤舞晚风,月移疏影上帘栊。 

虚怀自有凌云意,不向群芳斗艳红。 

其二:五律·凤尾竹

凤尾摇青霭,纤枝曳碧空。

虚心涵夜露,劲节沐秋风。

月下千翎翠,庭前万节崇。

不随桃李艳,自在水云中。

其三:七言古风·凤尾竹咏

南天移种翠云乡,凤尾森森映曲廊。 

初解箨时含嫩紫,乍抽枝已带新霜。 

千茎竞秀分青霭,万叶争辉漏月光。 

夜半风来摇佩玉,三更露重湿霓裳。 

低垂岂是趋炎态,劲节元存傲雪肠。 

石畔斜穿龙甲动,檐前倒挂麝煤香。 

湘妃泪染斑犹在,蔡女弦传韵未央。 

月榭频移书画影,风亭暗度管弦长。 

裁箫可引双飞凤,作杖能寻九节苍。 

耻共牡丹争富贵,懒随杨柳舞轻狂。 

七贤林下曾留醉,六逸溪边每纳凉。 

劲质岂容蜂蝶近,清标偏耐岁寒妨。 

武陵渔父迷归处,彭泽先生醉卧场。 

纵使雪埋三尺白,依然青翠拂云翔。 

至今湘水凄凉地,犹带当年风雨狂。 

                竹影摇凤尾

      凤尾竹这名目,便已先声夺人。竹而曰凤尾,自然使人联想到那传说中的神鸟,尾羽修长,翩然欲飞。然而凤尾竹却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张扬,它只是静静地立在墙角院落,枝叶婆娑,倒真有几分凤凰敛翅时的优雅。

      中国人向来爱竹,爱其虚心有节,爱其四季常青。文人墨客更是将竹视为君子,画竹咏竹,乐此不疲。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画竹,一枝一叶总关情。凤尾竹虽不如毛竹挺拔,不如方竹奇特,却另有一番风韵。它的叶子细密,枝条柔软,微风过处,便摇曳生姿,活似凤凰振羽。

      江南园林中常见凤尾竹的身影。它不高大,正适合点缀假山池畔。我曾见苏州某园一角,几丛凤尾竹倚石而生,竹影投在白墙上,随风而动,竟如一幅天然的水墨动画。竹下三两游人驻足,仰观竹影,俯察游鱼,倒也自得其乐。竹与人,就这样相看两不厌。

      凤尾竹最妙处在月夜。月光如水,洗净了白日的喧嚣,独留竹影斑驳。竹叶沙沙,似在低语。此刻若有一壶清茶,独坐竹下,看月光透过竹叶,在地上绘出凤尾般的图案,便觉得尘虑尽消。古人云"不可居无竹",大约就是贪图这份清幽罢。

      而今城市日新月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凤尾竹的身影愈发少见。偶有小区栽种几丛,也多是整齐划一,少了那份野趣。人们匆匆而过,谁还会驻足观赏竹影?凤尾竹依然摇曳,只是少了知音。

      竹还是那竹,人已非那人。凤尾竹的婆娑身影里,藏着多少逝去的闲情逸致。

              2025.07.3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