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27

412.在当时,朝廷中公认地四大肥差,更是闻名遐迩,万众所向,它们分别是吏部文选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兵部武库司。

413.海瑞当任应天巡抚是最肥地差,所谓应天,大致包括今天地上海、苏州、常州、镇江、松江、无锡以及安徽一部。海瑞之所以能得到这个职务,自然也是徐阶暗中支持地结果,对此海瑞也心知肚明。他虽然直,却不傻。

414.隆庆四年(1570)永不落幕的两广叛乱再次开演了。

415.长期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请示领导,领导总是英明的,即使不英明,至少也能负责任。

416.历史证明,汉奸往往比外敌更为可恶。

417.所有背叛自己祖国的人,终将被所有人背叛,因为奴才终究只是奴才。

418.在这个世界上,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说法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19.隆庆六年(1572)五月二十六日,这位太平天子做了二十多年的替补,却只当了六年的皇帝,估计是当年压力太大,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上一大群言官口水乱飞,他又没有他爹那种心理素质,一来二去就一病不起。这一天,隆庆皇帝朱载垕驾崩,年三十六岁。

420.张居正是大名人,大得没边,但凡有讲中国话的地方,只要不是文盲村,基本都听过这人。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为他干过一件事情-改革。

421.他相信,穷人也是人,也有生存下去的权力。

422.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东西,必有其合理性,否则它就绝不会诞生。

423.在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424.于是自嘉靖登基时起,经过五十余年的漫长斗争,张居正终于一统天下。上有皇帝妈支持,下有无数大臣捧场,外有亲信戚继光守边界,内有死党冯保管公章,皇帝可以完全无视,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真皇帝还皇帝,一呼百应,真正实现了团结。把所有不服你的人都打服,敢出声就灭了他,所有人都认你当大哥,这就叫实现团结。

425.张居正搞出了一整套制度,但他很清楚,制度是次要的,执行是主要的。

426.所谓抓典型,就是从群众之中,挑选一个带头的,把他当众干掉,以达到警示后人的目的。

427.在张居正看来,朋友还是敌人,只有一个评判标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28.丁忧就是祖制,具体来说,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到期之后可以回朝为官,这叫起复。这个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雷打不动,无论多麻烦,历任皇帝都对其推崇备至,极其支持。因为根据社会学常识,只有出孝子的地方,才会出忠臣。如果一个人连他爹都不忠,怎么能指望他忠于老板(皇帝)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