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写作就要“小题大做”

    今天是21天写作训练营正式开营的第一堂课。通过和弘丹老师的交流沟通,让我领悟到——日常写作,就是要“小题大做”。

    我原认为,生活是平淡的,每天都是前一天的重复,如果每天都要发掘写作素材,写着写着就找不到什么新鲜的话题了,怎样能持续做到日更?

    01.从外观分析

        写作找不出题材来,实际上除了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外,更是自己要求的标准过高。想要吸引别人的眼球,必然需要动人心魄的主题。但基础写作的基本任务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而并不是每天都要发掘出深刻的哲理。即便有,现阶段我头脑里的积累,还不足以到这种层次。

所以,我需要对自己宽容一些,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放下目光,就发现能写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一天做过的事情,至少也有十几件,总能找到些值得记录的事儿。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如果能深入微观世界,千奇百怪的景象还会有很多。

显微镜下的沙砾

    02.从内观上思考

        短期看,一件看似简单、平淡的话题,通过联想、比较、关联、引用、举一反三等常规思考方式的处理,就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就像一条鱼,除了水煮之外,还可以有n多种吃法一样。


一鱼多吃

     03.从长远上努力

        写作就是思考的过程。今后通过不断加大输入,逐步改变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如果说自己原来的思想是一面平镜,外来的一束光线,投射到上面,反射回来的几乎还是一成不变的那束光,自然缺乏新意。

       但如果思想有了变化,就像镜面有了凹凸不平的地方,不再一潭死水,那么外界射进来的光,就会有不同形式的反射,颜色也可能产生差异,甚至形成彩虹,这就是思想改造神奇的地方。

光线的折射

            第一堂课,就收获良多,期待后面课程对自身带来的改变。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