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一年四年级语文,我是先自学,再与学生一起学。没读过课标,不知起点、不知目标,即使有什么辅导书之类的,也仅仅作为参考。如果要把辅导书上完完全全照搬,不说学生想不想学,我自己都不想当搬运工。虽说有些知识学生需要记忆,但我们老师一定要把脉筛选去掉不必要的东西,以免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不知下学期该继续上语文呢,还是重新上英语,我自己都犹豫不决。英语,算是轻车熟路;语文,挑战很大。不过,在老干备课群我还是“抢”了三年级的备课。即使教英语,我也得把语文教材慢慢熟悉。在备课群,马玲老师普及了一些常识。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单元开始有“单元页”,明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元结束有“交流平台”,通过对话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学习策略,强化语文要素。
单元中的课文,则在“讲读课文”之外,出现了带星号的“略读课文”,讲读是"举一",提供方法范例;略读是"反三",促成能力内化。
课后习题同样紧密对应单元语文要素,就这样完成了单元教学“始于大概念,终于大概念”,从学习理解到迁移运用的完整闭环。
另外,单元学习并不是终点,重要的语文要素在不同学段反复出现,就构成了螺旋上升的能力培养体系。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