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桥头”

    第一次看到“桥头”这个名字,大概是近十年前的时候。那时候,刚刚毕业,正在到处找工作。一次到另外一座县城去应聘,在车站,看到了“桥头”的名字。

    后来,在他乡落脚,成了学校的小老师。工作的最初几年,几乎被乡下“同化”,成了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闭族”。

    偶尔想起从前种种,“桥头”这个名字,像云朵一样轻,已经被时光吹得只剩下纱绫一般轻薄的模样。

    直到有一天,和弟弟聊天,“桥头”这个名字,再次被清晰地放在耳边。

    弟弟所说的“桥头”,也是一个地方,确切地说,是一个点。一个聚散农民工的点。

    弟弟说,有一次他和同事到“桥头”去雇一个临时工。他们的车刚刚刹住车,就被等待在那里的农民工“哗”地一下围了个水泄不通,以至于坐在车里的他俩,无论怎么努力都打不开车门。

    弟弟说,最终,在那里,他们雇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帮忙做活儿,一天二百块工钱,管吃饭。弟弟说,那个人,干活很卖力,很实在。

    后来,每次坐公交车,我都会留意那个“桥头”。常常都有很多人等在那里,等着有人来招工。他们中间,十之八九是男人,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也有个别女人等在其中。为了生计,他们无论寒暑,无论阴晴,都得等。

    他们中间,有的蓬头垢面,有的衣衫黯淡,有的脸色憔悴,有的目光迷惘,有的焦躁不安,有的静默无声……

    每次路过“桥头”,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去劳务地找营生的场景,想到那些人你推搡我,我推搡你,与众人争工的场景。

    这才是生活,露骨的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生活!

    那熟悉的歌词,此刻再次滚动在眼前:

    多少脸孔    茫然随波逐流      他们在追寻什么

    为了生活    人们四处奔波      却在命运中交错

    多少岁月    凝聚成这一刻      期待着旧梦重圆

    万涓成水    终究汇流成河      像一首澎湃的歌

    一年过了一年        啊…一生只为这一天

让血脉再相连            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

留住我们的根

……

    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生活。所有的奔波,都是为了生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生活。就像,所有的谦逊,都是为了生命。所有的卑微,都是为了生命。所有的低调,都是为了生命。

    为了生活,这是最真实的想法。为了生活,这些我也许此生永远都不会叫得上名字的人,就这样,在风雨人生路上,艰难而又笃定地前行。

    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如此,这些日日等待在“桥头”上的人,他们,当之无愧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一直以为的艰难困苦,在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品尝过生命至苦至痛的人面前,真的,卑微如草芥,不值得挂齿。我们一直以为的生活的考验,在这些没有固定工作,只能碰着运气的“桥头”人面前,真的,应该把头低到尘埃里去。我们所谓的苦痛,不过是无病呻吟。我们所谓的艰难,不过是命运玩笑话的一个不经意的停顿。

    攀比,会产生嫉妒甚至是痛苦。可是,转个身,比,又何尝不在教会我们学着珍惜,学会知足。教会我们多一点豁达,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宏,少一点狭隘。多一点承担,少一点推脱。

    大先生说,我们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在和平年代,在富足的生活里,我们的脊梁,依然存在,依然坚韧。这就是万万千千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

    他们,才是我们精神明亮的人,是我们人生的哲学导师,是我们一辈子要学习的高度。

    致敬“桥头”人!

(2017/11/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