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
C.H.(英国)
我曾在一所幼儿学校工作了四年:教5一7岁的孩子。这两年,当学校放假时,我在娱乐中心当5一12岁儿童的孩子头,那里有不少十几岁的孩子。从我女儿十ー个月时起,我全天呆在家中照料女儿,直到她五岁上学。在那以后,她上学的头两个学期都由我负责接送。
当自己的孩子趴在母亲怀里吃奶时,许多男人觉得插不上手,感到无能为力。其实完全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这里我有几个建议。当一个小孩在啼哭时,一般来说,人们就会把她交给母亲,因为我们会想她是不是饿了?或者我们会想,只有她的妈妈能对付她。
相对于“真正”哺育子女的母亲来说,父亲完全成了配角。于是,某些模式在母亲、孩子和父亲身上逐步形成了。
母亲的模式是:“我得应付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尽管我己经精疲力尽了。”抱怨的情绪难免直指父亲和孩子。
孩子的模式是某种期望:“假如我需要什么或感觉不好,我就得去找妈妈。如果我找爸爸,我会被推给妈妈。所以,我还是直接找妈妈的好,更省时间。"
父亲的模式则是:“我把自己那点该做的做了,剩下的让她做吧!”(即在哺育儿女方面只是做配角,而不是做主角)。
我们怎样摆脱这些模式呢?如果孩子还很小,不容易确定他们是否饿了或是否要哭了。这恰好是父亲需要留心的地方。要注意观察母亲和孩子,留心孩子表示要哭,要吃,要抱的信号。
这可能意味着要坐着观察一个小时甚至几天,也许更长,直到能懂得那些信号。这样父亲就能够领会那些暗示并作出恰当的反应。他就能作为一个咨询者,知道孩子需要哭而不是因为饿了。这样也可以把母亲从喂养、看护、咨询的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
我认为,儿童往往以为自己所有的需要,如安全感、舒适、被关注等等来自母亲,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模式,好像母亲是个超人,有无限的能力,而父亲的能力显然是有限的。
婴ル喜欢人们的抚爱,所以在喂食之小的时间,父亲可以抱着孩子走动,让孩子躺在自己怀里,和孩子谈话,去了解他并爱抚他。
帮着换一下尿布,这不只意味着換上一块干净尿布。还包括把脏尿布洗净,晾干,收好以备下次再换洗。实际上,仅仅换掉尿布是全过程中最容易做的。
(孙富华译自“ The Caring parent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