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象天生一样牢固。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这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明,一个人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有了习惯就像天生的。第二句话说明,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同时,说明习惯与一个人的多方面有着必然联系,以及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一个人去的良好成绩的重要条件。反之,不好的习惯很容易障碍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影响一个人的理想成绩。说明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是否能够达成理想目标起到至关中的作用。
这些都在说明良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可以将孩子的习惯分为三种情况来说明。
一种情况是,孩子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需要培养发展良好习惯。如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创新习惯,健康习惯,审美习惯,劳动习惯,良好道德习惯等。
二种情况是,孩子特长发展需要的习惯。如学习声乐的习惯,练习器乐演奏的习惯,竞技体育锻炼的习惯,绘画的习惯,发明创造的习惯等。
三种情况是,生活中孩子做人的习惯培养。如良好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孝敬老人的习惯,社会责任习惯,助人为乐习惯,勤俭节约习惯等。
培养良好习惯重要,但是要改掉不良习惯同样重要。孩子有了不良习惯将影响孩子健康发展,对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对孩子的成长进步会有阻碍。孩子的不良习惯不一定是父母有意识的教育,一定与父母的影响有关。要改掉不良习惯一定是父母有目的的教育。改掉不良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孩子如割肉般痛苦不堪。养成良好习惯也不容易,对于孩子如自然般受益终生。
怎样改掉不良习惯?李承宪博士的观点值得借鉴:建议用5个阶段的信息传达方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第一阶段:整理信息。清楚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二阶段:传达信息无论采用哪个方式都要明确地阐明道理,并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第三阶段:确认信息。在孩子为养成好习惯而努力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高度的关注。第四阶段:对信息进行评价和分析。孩子如果成功的改正了不良习惯,一定要就过程多多加以称赞。第五阶段:信息再造。目标不变,计划可以修正,就是以对孩子已有的评价为基础,进行信息的再创造。
要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李承宪博士强调说:父母每天,或者每周一次和孩子定期交流。不要错过他取得的任何一点小进步,要称赞和鼓励他。而在孩子虽然想完成计划但是结果却没有任何改善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尽快找到问题所在,看看孩子是否遇到什么难以逾越的问题。这个时候应该对原来计划进行修正。一个计划能否完成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感觉到“我每天都在进步”。这样他才会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李承宪博士的观点非常新颖的提出改正孩子不良习惯的做法。改掉孩子不良习惯是个艰难的过程,父母要有耐心,要细心,要有对症的好办法,不能操之过急。养成良好习惯需要过程,改掉不良习惯也需要过程。改变不良习惯和培养良好习惯是同样重要的。但是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父母和老师应该启动孩子的自身动力,唤醒孩子自己对于前途理想抱负的追求,并以实际行动去努力。这样,孩子就会在目标的驱使下将想法转化为行动。行动是最好的教育。在长期不懈的坚持中,在一贯的正确行动指引下,孩子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还有一种有效方法,也与行动有密切联系。正如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说:“对于孩子必须学会的事情,你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如果可能,甚至要有意创造机会,给他反复地练习,使好的习惯在他身上固定下来。这就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习惯一旦培养成功,就会不假思索地反映在孩子的一言一行当中。”这个过程,其实是个导行的过程。父母不要在同一时间培养太多的习惯,在培养习惯中,也不要急于求成,强迫孩子,态度要和蔼,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孩子行动。
改正或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也是一种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和老师都付出了聪明的智慧和艰辛的教育工作。无数的成功人士的经历证明,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大都是从孩提时开始的。就是说,开始就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良好习惯影响,孩子就一定能养成良好习惯并将受益终生。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再去改正就比较困难了。有人还说,改正一个不良习惯,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以影响那个不良习惯。
习惯的形成,总是与行为结伴而行的。没有行动就没有习惯的形成,良好的行动表现,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不良的行动,就会形成不好的习惯。习惯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不容忽视。
习惯的养成,应该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遵守纪律的习惯。在班集体中,孩子会增强自我约束力,同学之间的影响力,团队凝聚力等,这些因素往往能够增强孩子的纪律意识,以及自觉的遵守纪律的行为,进而形成惜时守信的习惯或称为惜时守信的品德。
实行个性化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在学习中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孩子在受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个别指导和教育。使孩子热爱读书,习惯选书阅读,读好书,读健康的书,进而认识到展卷有益。读书要做笔记,不是好书不阅读,坚持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习惯的养成,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学习榜样,也是最好的榜样。因此,父母身教重于言教。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天然的榜样,在与父母共同生活中影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如自然。习惯决定孩子发展目标的达成。习惯决定个性,性格决定命运等,这些都是关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至理名言。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培养,坚持正确行为和方向,有耐心,讲方法,把良好行为和习惯联系在一起,一定能够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