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闺人未识——南通市寺街西南营

寺街和西南营是南通市两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寺街和西南营隔条马路,寺街在人民路的北边,西南营在人民路的南面。

二十多年前曾在寺街居住过两年,朝北的一间瓦房,很显然是四合院座南向北方向的一间西厢房,房间里南面一扇窗户对着外面的小巷,北面一扇窗户对着四合院的小院,东北面是一扇朝东开的门,东西隔壁都住着其他人家。

房间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卫生间,阴暗潮湿,那会儿住进这样的房子,还是有点沮丧的。

两年后搬离了那儿。后来陆陆续续看到一些资料,介绍说那片地方曾经住过哪些名人,有些什么古迹。也曾经在那边转悠过几次,拍点老街的照片,找找名人的故居,但老街那儿几十年没什么变化,在巷子里穿行,只能看到斑驳的墙壁,长了草的瓦房屋顶,纵横交错的电线。到底住过哪些名人,故居在哪儿,具体的并不十分清楚,只是有个概念,南通的文脉在那边,南通是从那个地方扩散发展起来的。那儿是南通的母核。

这次央视《我有传家宝》栏目过来调研拍摄,他们提出来想拍点代表南通历史文化体现南通文脉的东西,于是陪他们去了寺街和西南营。

因为自己并不了解那儿的情况,请了寺街西南营保护办公室的韦峰主任,请他带了我们一起走一走。

从西南营开始走。先是南关帝庙,有一幢保护得还算错,但不知道房屋历史来历,房主大概上班去了,进不去,估计是清代的房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继续往里走,看到了赵丹故居。现在住在里面的,据说是赵丹的亲戚。赵丹的亲戚正好在家,开了门让大家看了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继续往里,转到冯旗杆巷21号,韦峰介绍说,这是一座明代的住宅,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门柱上是暗八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漂亮的天井

这是进了大门二门之后的一个天井。南通的住宅,大门一般都在东西方,大门后面有个二门。过去的大户人家,大门二门之间东侧面有个门房,相当于传达室。过去称深居简出的人“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此二门也。进了二面,有个朝东开的门,进入这个门,才进入院子。

朝东开的门,从这个门进入院子

木门,高高的门槛,门槛两侧高高的石板。

雕花门头

漂亮的瓦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去楼空,年久失修

漂亮的雕花和狮子戏球

这种地砖铺法很漂亮

猫洞

墙角的花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门神是鎏金雕刻

福字也是刻上去的

挂中堂的龙凤挂钩,精美雕刻

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故居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石桥头25、26、27号袁氏住宅

据介绍石桥25号的袁氏住宅为明代建筑,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至今仍为袁氏后人居住。我们敲开他们的家门,感觉实在是打扰了他们。

刻上去的门神。想想他们就这样守护了三四百年了!

正屋墙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寺街西南营的私宅,一般主人都懂得要好好保护。顾家老宅,主人平常不住这里,那天正好回老宅开门窗让房子通风透气。也有的,主人不在南通的,就空关疏于管理了。

因为时间匆忙,只看了一个多小时。这些藏在巷子、围墙、高门大院里的宝贝,什么时侯能够让普罗大众一睹芳容,真是难啊,虽然片区开始有条件腾迁,但寺街的保护开放,真是件复杂浩大的工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月主题theme3:go to baby's house 周主题week1:arriving at USA 目的:...
    蒙特梭利yoyo阅读 311评论 0 1
  • 今天来了大邢台。受豆现发助教,和学姐学长们的热情招待。下午参观了农业科技园,感觉挺震撼。晚上大聚餐,喝了酒。 明天...
    TA76广新阅读 163评论 0 2
  • 1.决策臃肿 细枝末节考虑多,主要优势兵力,没用到刀刃上 2.筹划不细 粗枝大条过于随意,不严谨 3.说话办事千千...
    魔山乐水阅读 199评论 0 0
  • 2013年伊始,网络空间里就开始流行一个词语:绿茶婊。这个始于三亚海天盛宴外围女陪睡事件,由不知名网友发明的新词,...
    曲湿湿阅读 1,653评论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