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之人生哲学

说到“功夫之王”大家自然会想到他——李小龙。


不错,李小龙他不仅是一位武学家,更是一位哲学家。


熟悉荧屏中李小龙的人,无不为他的功夫震撼。虽说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依然会把他作为功夫偶像、文化偶像及精神偶像去崇拜。


事实上,他的武术精神及其人生哲学意念,已远远高于他动作电影的风格,读懂他,你的人生不再迷茫。


《像水一样吧,朋友》,这本书是李小龙之女李香凝所写,她从父亲身上获得的人生智慧、哲思与勇气,以及对父亲无尽的爱,无限的思念均呈现在书中。


殊不知,李香凝女士曾经也一度沉迷、抑郁、甚至不能自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有一天,她反思了父亲的点点滴滴,才让她大彻大悟。


原来父亲才是她的领路人,是她人生的灯塔,是父亲给了她勇气,让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像水一样”是李小龙对功夫悟出的最高境界,也是其人生哲学的最佳概括,他的“水之道”成了他的至理名言。


01 以无限为有限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为武术最高境界!——李小龙名言


这是李小龙在艺术及生活中的核心人生信条,也是他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截拳道融合了多种武术之精华,是李小龙所创立的一种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多年后,人们才悟懂,原来截拳道才是一种容纳百川的搏击之术,它具有思想、功夫知识及技巧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正是李小龙在截拳道时说的“以无法为有法”之意,后两层则是“以无限为有限”之说。


这两句既是对习武者的警句,也体现了香港人在七十年代敢于搏斗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东西文化融合之成就。


事实上,这种快速击倒对手的拳击术,在李小龙眼中不仅是一门搏击术,更是一种人生观、处世观的人生态度。


水本无形态,放人杯中便成杯形,放人壶中便成茶壶形,重要的是水的本质。人也如此,必须向善,而不应拘泥于形式。


02 空无以求全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李小龙名言


杯子的用处正在于它的空。


悟其道,有一个李小龙常说的典故,也就是“一个日本禅师接受一位大学教授邀请问禅的故事”。


在聊天时,禅师觉得这位大学教授对于学禅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教授一直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学识。


禅师耐心听着,最后他客气地邀请教授去喝茶。喝茶期间,禅师一直给教授倒茶,即使茶已从杯中溢出,禅师依然倒茶不停。


看到此情景,教授忍不住说道,茶满,不要再倒了。


禅师故作镇静说道:“就像这个杯子一样茶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空你充满了自己的意见和理论我怎么教你禅呢


是的,只有“清空你的心”,新鲜的知识,新的意念才能注进你的心间,你才能获得更多。


03 以柔可克刚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够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任何空间,没有什么能够超越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李小龙名言


李小龙13岁时,在香港跟师傅叶问学习咏春拳,叶问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老师,在教武之时,还会融入道家哲学和阴阳之说。


李小龙学武勤奋,学东西快,但他年少,“阳”气足,总是坐不住,叶问一直教他武术也要讲究温和、流畅和柔顺,不仅仅是追求力量和技巧。


而李小龙觉得只要赢了就行,师傅一直提醒他不要硬碰硬,不要违抗自然,他始终沉浸在自己的那套方式,师傅让他停练一周,好好悟悟师傅之言。


停练一周,令他十分苦恼,为了打发难熬的时间,他决定一人乘一叶小舟去香港,不久他就不再划桨,只是躺在船上,苦思冥想。


盛怒的他,附身甩拳打了几下海水,突然之间,他发现水并没有受伤,再使劲攻击水,水依然毫发无损,他抓了水,却无法抓住。


此时,他顿悟,水看似柔弱,它却可以穿透世上最坚硬的物质。原来如此,他想要变得像水一样,既柔软又坚硬,既超然又强大。


写在最后


如果你对人生方向不明,或者你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不妨来看看李小龙之女解读父亲的这本人生哲学之书,它不仅给你带来希望,更给你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李小龙悟出的“水之道”,句句悟透人生哲理,他觉得人应该像水一样,去适应环境,水的本质是以不变应万变。


水无形无状,能静能动,却能无视重压以柔软的姿态不断成长与前行。朋友,像水一样吧,全情投入活出最真实的自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