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 @胡皓 老师为了提高实习小伙伴的阅读水平,增长见识,提高沟通对话能力,要求大家阅读包括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内的几本书。但是我发现,大家普遍对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评价很差,都说读起来味同嚼蜡,昏昏欲睡。由于几年前读过这本书,所以我清楚,这本书的价值相当高。我一直用着书里介绍的一些阅读方法,从中获益良多。于是,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大家对这样一本好书不感冒甚至厌恶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加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发现了如下两条规律
发现
- 对于 不同的个体 而言,对知识的感受具有 个体差异性
- 对于 同一个个体 而言,对知识的感受具有 时段差异性
时段 区别于时效性,它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比如某一年的一段时间之内。
下面我列举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供读者理解这两个规律
案例
注意:以下所用 糟粕 指没有价值的东西,不带贬义
汝之蜜糖 彼之糟粕
笔者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打这样几个命令
$ ./gradlew flywayClean
$ ./gradlew flywayMigrate
$ ./gradlew test
它们的作用是迁移数据库到最新的版本然后运行测试,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问题在于 flywayClean
跟 flywayMigrate
无法使用 Tab
自动补全,而且命令又长,所以打多也就觉得烦了。自然而然,我在 ~/.zshrc
中配了几个 alias
alias wfm='./gradlew flywayMigrate'
alias wfc='./gradlew flywayClean'
alias wt='./gradlew test'
于是,我每次只需要输入
$ wfc
$ wfm
$ wt
用了几天还是觉得不行,输入三次还是多了,于是我又配了一个
alias wcmt='./gradlew flywayClean flywayMigrate test'
这样,每次都只需要输入一次,简简单单四个字符就可以了。
后来,我想把这个经验推广给同样做这个功能的小伙伴,让她们也节省一些敲击键盘的时间,提高效率。
第一位小伙伴很愉快地接受了,大呼这样用起来真方便。
第二位小伙伴很热情地拒绝了,说这些不适合她。
怀着巨大的失落,我问她,为什么觉得这些不适合她?难道不觉得这些很好用,可以提高效率吗?
“嗯,是很好用,很方便。但是我要是用了这些简写就记不住命令了!用着用着就把原来的命令都给忘了,连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由这个案例,我得出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对知识的感受具有个体差异性 这个规律。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需要的东西不尽相同,我觉得好的东西, A 小伙伴也觉得好,而 B 小伙伴就觉得无益甚至有害了。
彼时之糟粕 此时之蜜糖
我的一个好朋友,因各种缘故,年纪轻轻便洞明世事。笔者每次读到好书,都会向他推荐,可他从来不为所动,因为书上的道理他基本都从生活中得到了印证,读书对他来说无甚收获,于是他不好读书而向往生活中实际的行动。
由于工作关系,他后来接触到的人层次越来越高,他从自身生活经验中感悟提取的原生知识已然不足以使他与周围的人做平等的交流了,另外,他自己也观察到,他接触到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好读书的。
他受到很大的触动,从此开始恶补,这也才开始发现,他自己以前的知识储备实在浅薄。
一个人只要善于观察,可以习得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知识,但是,由于时空间的限制,我们能通过生活环境习得的知识相对于人类总体的知识总量而言,根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就是林语堂所谓 没读书习惯的人受眼前世界禁锢 的原因。
彼时之蜜糖 此时之糟粕
胡皓老师知道我几年前就读过 《如何阅读一本书》,于是让我写一篇读书笔记。对于几年前读过的书,当下要写篇读书笔记出来,说来也不容易。于是我拿起书,打算大致浏览一遍,重温当年阅读这本书时的激动心情,才好下笔。
让我自己都惊讶的是,现在我读起这本书也没有什么感觉了。当年刚读到这本书时如闻天启的感受怎么就不见了呢?
带着巨大的疑惑,继续翻阅,看完第一章之后,笔者得出了答案:我现在的理解能力较之刚读这本书时已经提高了太多,书中提供的阅读方法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也已经变成了熟悉的事物,当年的惊奇激动已经不会再有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得出:对于同一个个体而言,对知识的感受具有时段差异性。好友以前不需要读书,现在需要;笔者以前需要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现在不需要。林语堂先生有一妙语正好说明了这个现象: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应用
事实上,自从发现应用这两个规律之后,我发现生活的很多问题变得容易解决了
用个体感受差异性改善沟通
每个人需要的东西不尽相同。我再不会因为自己推荐的东西没有被接纳而感到失落了,相反,我越来越了解对方跟我的差异,也更容易看到对方的需求了。
觉察差异,重视个体差异,是沟通的前提。以前给别人讲个东西,可能自己费了老半天劲讲得口干舌燥,对方却听得云里雾里,白白浪费了双方的时间,又打击了积极性。
现在,当别人问我 A 知识时,我会考虑我俩知识面的差异,先从交集出发,引导对方一点点过渡到我需要让他知道 A 的前提部分 B(prerequisit),等到他已经掌握了 B 之后,再给他讲 A 本身,这时,对他来说,A 的获取是水到渠成的。
于是,当给两个不同的人讲同一个知识点时,我可能会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方式。比如,对于甲来说,A 知识有 B C D 三个前提部分,对于乙来说,他需要的就只是 C 而已。我当然不需要给乙把 BCD 都讲了(给别人讲他已经明白的东西是很傻的事情,对方也会烦的),我也不可以只给甲讲 C 而已。
重视个体感受的差异,不说废话,不少说话,不鸡同鸭讲,实在是改善生命体验的无上妙法。
用时段差异性控制借书欲望
作为一个一进图书馆就想把所有好书借回家综合征晚期患者,以前我一走进图书馆,基本上一看到觉得好的书就想借回去看。于是乎很多时候,我的借书额度都是满的。可是事实上,我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看这些书,而且,我也发现,有很多书看完如果没有实际应用的话,很快就遗忘了;甚者,借了不看,还会产生负罪感。
所以,现在每当我想借书时,我就敲敲自己脑袋,问:
- 当下这个时候,我应该读这本书吗?
- 有没有比这本更有必要读的书呢?
几个问题问下来,慢慢地就能控制住自己了,不再空借很多书回去,产生没必要的负罪感了。
概括
我从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阅读体验差异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得出知识的 感受差异性 跟 时段差异性 两个规律,并用具体案例说明了这两个规律的使用,希望可以给读者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