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他人的成功,走自己的风格

人有时候完全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而且为了让自己心安,还总是把责任推出去。

全是因为什么什么,谁谁谁,总之各种各样的理由。

这是错吗?不是,是没有智慧。

近来常听到“空性”一词,意思是说:任何事情与物,本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因时间的不同,地点的不同,以及人们付于的意义不同,才产生了对错之分。

就像一把剪刀,在理发师手上就是工具,在孩子手上亦可能是玩具,又可能是危险品。

到底是好还是坏,全看用的是谁,在哪用,怎么用。

如同故事中的穷人一样,他不想改变吗?

不,他想!但光想没用。

虽然富人送给了他牛,但他不知道在冬天如何养活自己和牛,这就是没有智慧的重点。

就像没有吃过糖的人,怎么知道甜是什么味?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怎么知道冬天游泳的乐趣?

倘若他知道在冬天虽然不能种值,但能利用牛去帮他人拉物,来赚取口粮,那么他就能等到来年春天,富人带来的种子了。

而这个故事给了我另一个启发就是:为善者也得看时看地看对方的情况,而不是一味的,我觉得好就是好。

倘若富人给的不是牛,而是介绍一份在冬天得以糊口的工作,那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了?

当然故事也只是故事,但谁说谁的人生不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串起来的呢?

只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有没有让众人皆知。也就是俗称的名人。

就比如畅销书作家稻盛和夫,难道人家不吃饭,不洗澡,不干活,不穿衣服,不走路,不过红绿灯吗?

才不是,只因他是“成功”的名人,所以他再小的举动都会被夸赞,加以模仿。

甚至人家会说稻盛和夫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自律,守法,开车从不闯红绿灯。

但这些都是外人所加注在他身上的,说不定人家稻盛和夫自己本人,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他认知范围内所正确的小事而已。

所以才有了,看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一说,并且仅供参考,只能模仿,不能复刻的道理。

如果能复刻,那世界就不会只有一个稻盛和夫了。

不过也别灰心,虽然我们做不了稻盛和夫,但我们可以做我们自己,模仿他人成功的版本,走自己的风格,加油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