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是上海美影和B站联合出品的动画,2023年元旦播出后受到国人一致好评,豆瓣评分9.5,昨天官宣B站播放量破1亿。
为什么中国奇谭能火出圈,我想是因为“接地气”,“接地气”就是靠近真实生活,不仅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体现,还要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毕竟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一边承继传统文化,一边融入新元素丰富我们的文化,这样才能带给观众一种“真的很中国”的真切感触。
《中国奇谭》的第一个故事《小妖怪的夏天》,一战封神,一播出就受到一致好评,“大历史中小人物”的表现手法让勤劳善良的小猪妖和勤劳善良的打工人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聚焦底层角落不被关注,没存在感,但善良励志的小妖怪,去刻画同样深处角落,同样不被关注,同样同样善良励志的我们。
历史上,聚光灯永远只打在英雄的身上,似乎历史就是英雄的历史,但历史终究是由人民创造的,因此,当镜头聚焦到了和我们一样的小妖怪身上时,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做真实。
小猪妖勤劳,为了出人头地,勤奋打拼,为大王吃唐僧肉不辞劳苦地奔忙;
小猪妖有理想,晋升成为大王清理盔甲的高级编制是它的奋斗目标;
小猪妖聪明,能发现领导的方案问题,并改进方案;
小猪妖委屈,明明制定了更好的方案,却不被接受;
小猪妖悲惨,处于组织的底层,被领导按在缸上摩擦;
小猪妖孝顺,赶集路上不忘买上包子,回家看妈妈。
没错,这些都是事实,像极了当代普通打工人
但是,小兔看了两遍故事后发现,在《小妖怪的夏天》的世界中,像樵夫一样的“人”才是被剥削得最彻底的人。
小猪妖接到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砍柴任务,在交任务的紧急关头,想起了自己的妖怪身份,想起了自己的剥削技能。西游世界的人在面对妖怪的无情剥削时,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只能寄希望于路过的唐僧师徒帮他们降妖除魔,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唐僧师徒不来呢?来了又走之后呢?被妖怪无情迫害和剥削才是西游世界里人的常态吧。
勤劳无辜的樵夫辛苦一天砍菜的成果,被小猪妖和乌鸦怪轻松夺走,被夺走的柴是或许拿去换口粮的,兴许是一家人一周的口粮,也许是家中嗷嗷待哺幼儿的奶粉,是小孩儿上学的学费,是家中老母看病的药钱。
樵夫这样的人,才是社会中被剥削得最彻底的人,在妖怪的魔法面前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小猪妖依靠着“妖怪”身份从被剥削者变成了剥削者,像极了资本家的嘴脸:面对自由得一无所有的樵夫,不要他的命,也不要他的人生自由,只要他的劳动成果。
也许小猪妖是甲方的底层项目管理员,虽然在甲方内部被毒打,但还有乙方的樵夫可以24小时使唤。
也许小猪妖是体制内的底层警察,那么樵夫才是生活中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美国黑人。
也许小猪妖是监管部门的监管员,那么樵夫才是那个随时被吃拿卡要的小微企业项目负责人。
小兔非常喜欢我们的中华文化,除暴安良,伸张正义。在《小妖怪的夏天》的故事里面,唐僧师徒帮助人们除掉妖怪,给村民带来暂时的安稳。小兔相信,获得三根救命毫毛的小猪妖,因为善良而幸存的小猪妖,不会再欺负同样善良的樵夫了。
写到最后,想起了毛不易《无名的人》里面的几句歌词:
我是这路上 没名字的人
我没有新闻 没有人评论
要拼尽所有 换得普通的剧本
曲折辗转 不过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