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62

年少的时日从我身边滑过,而我从来不知道,那已是生活。 霍夫曼斯塔尔

依稀是你的一声叹息  催黄了人间草色 令我此生迅速转凉

看到你的那一眼 刹那间山海失色 脉搏如擂鼓般呐喊 原来此生只为这一瞬

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 莎士比亚

从一颗沙砾里看到世界,在一朵野花中望见天堂,方寸之手握住无限地狱,区区一个时辰包容永恒。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雨果

只是坐着,看了一会落叶,便觉得光阴匆匆。

我是真的想和你走到时间的远方去,看看春远秋长。 七堇年

你说你喜欢雨,但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当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因为你说你爱我。 莎士比亚

不是所有的往事都很美好,也不是所有的回忆都应该被留下。《摆渡人》

我想真正的清醒只有一种,就是知道自己渺小,却又珍重自己的一生。既不谵妄,也不松懈,一梦睡醒,面对新的清晨。 苏更生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温处士,名不详,李白友人,曾同游宣城、当涂一带,后决意归隐黄山白鹅峰。白鹅峰为黄山支脉,相传浮丘公骑白鹅飞升于此。天宝五载(746)前后,李白酒醉江东,作此诗送别。全诗以“送”为明线,以“仙”为暗脉,将黄山写得如万朵青莲,句句带云气。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开篇拔地:四千仞约七千米,极言其高;三十二峰如莲瓣簇拥,“莲峰”二字已暗伏仙胎。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丹崖、石柱、金芙蓉,赤金与青丹对映,写出色之绚烂;菡萏再点“莲”意,峰峦似欲开合。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诗人回忆昔日登临,用“下窥”二字,写绝顶俯瞰,松如荠草,视野阔大,亦显自己曾“到此一游”。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转入神话:浮丘、容成子曾炼丹黄山,玉膏流丹,鹤迹犹存。为温处士之“归山”布好仙气。亦闻温处士,归卧白鹅峰。点题“送归”。“亦闻”轻转,似自天外传来,把朋友写成高流,与仙人同列。尔去掇仙草,昌阳与紫茸。昌阳(菖蒲)、紫茸(紫芝)皆仙药,一“掇”字写出处士日常:餐霞采芝,与尘寰隔绝。一瓢日远别,千载长相从。今日瓢饮一别,愿与尔神交千载;把空间离别化作时间相随,情谊遂与山同寿。回溪十六渡,翠嶂几千重。写归路:回溪曲折,竹筏十六渡,翠嶂千重,如入青莲深处。句法重叠,愈转愈深。他年谒明主,还来访赤松。末句自留后约:倘他年际会明主,功成仍来访赤松(黄帝师,代指温处士)。含“功成身退”之意,回应开篇仙踪,章法圆合。

以色写势:丹、金、翠、紫,重彩铺陈,却不俗艳,反呈金碧山水之仙气。

虚实叠映:三十二莲峰为实,炼玉羽化为虚;虚实相错,山便“活”了。

时空跳跃:首写高,次写色,继写旧游,再写友人,末写后会;镜头推拉,如乘云俯瞰。

音节浏亮:多用“千”“万”“十六”等数字,形成铿锵节奏,与山势之峭拔相应。

诗中李白对友人既有欣羡,又有自誓:欣羡者,得与云山仙草为伴;自誓者,终当摆脱尘羁,同归自然。

“一瓢远别,千载相从”把友情升华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体现了盛唐士人“可仕可隐”的阔大人生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