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网络发展的今天,我们经常会看见很多网民称自己是“草根”,老百姓上了网,老百姓代表了民意,也就是说民意上了网,群众在哪,我们的党员干部就在哪,我们党员干部要通过网络多了解民意,和人民群众多聊天,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方便我们更好的工作,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形成新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我们为民服务的本领。
基层工作是我们党最贴近人们的地方,最了解民情民意的地方,同时相对来讲工作的开展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就使我们的一些干部产生畏难心理,缺乏责任意识,没有担当精神,自我感觉良好,满足现状,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工作方式陈旧不懂变通,这样人民群众对我们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装了多少真情。”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密切的联系,始终保持一颗不改的初心,就像80后白发干部李忠凯那样,“白发在一根一根增多,而贫困户在一户一户减少”,正是他这种奉献精神和一颗热血的心,对我们脱贫攻坚的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我们脱贫攻坚的工作上并不缺少这样的榜样,“最小书记”廖俊波、“草鞋书记”杨善洲、驻村书记黄文秀……正是这些工作在脱贫攻坚上的工作人员,真正了解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惠,在生活上确实得到了实惠,人们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党员干部要摆正态度,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不能忘我们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时刻保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自觉摆正我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懂得与人民群众换位思考,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同群众心贴心的在一起,拉近我们党同群众的距离,让他们感受我们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