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富人想让孩子见识穷人的生活,但孩子认为穷人更富有,这让富人哑口无言。那么在我们看来,富人是想让孩子知道穷人如何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然而他的教育却与他预想的不一样,也许是富人的世界跟孩子的世界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富人经历了社会的洗礼,知晓了财富重要性,因此才会去最穷的人家选择入住,让穷与富产生对比,从而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性,他这样做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但是,相较于孩子而言,他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东西,这只是简简单单父亲带儿子的一场旅行,他的眼里,穷人是富的,因为穷人就比自己家更大更多的东西,望不到边的小河,数不清的星星,比自己家多的狗……所以,他觉得自己很贫穷,也许这就是孩子跟大人的区别,看东西的角度也截然不同吧!

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事情,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当我们感到疑惑时,不妨站到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富人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分歧也会变得有趣起来,孩子觉得穷人富有,或许穷人会更向往富人的生活呢?在现代社会,越多的农村人往城市发展,加入快节奏的生活,反之,城市人却向往农村人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农家乐旅游休闲形式。而孩子想过上穷人那样富足的生活,不是寻求精神富足的一种方式吗?至少那时候不会像富人那样四处奔波劳累,而去享受属于自己的精神愉悦。

人生起起落落,不一定时时富有,但是精神的富有却能够让人乐观的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富人看到的是穷人的贫穷,而孩子看到的是穷人的富有,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乐观与豁达。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他也曾物质上的富有过,经历几度贬谪,却依然乐观地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让后世人无限叹服。因此,对于孩子的看法,我们可能会有太多的不理解,但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或许我们能发现新的世界。

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管是富人想教育孩子认识贫穷,还是孩子认为穷人富有,但都其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了解孩子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