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一个在我们成年人中都是极稀缺的东西,因为我们身上缺乏,为人母后希望贤哥尽量不会欠缺,所以……
大概从九个月开始吧,贤哥对我们表现出了焦虑的情绪,九个月之前,谁来家里抱他都可以,外面遇到陌生人抱他也ok,还会给对方一个迷死人不偿命的招牌微笑。有次,勇仔他们过来玩耍,临走时我们抱着贤哥送他们到楼下,突然想试验下贤哥被陌生人抱走会不会哭闹着找爸爸妈妈,结果,这家伙被抱走了好远,不哭不闹,连头都不带回一次,我们可受挫了。心想这家伙不挑人以后被人抱走不是很轻而易举的事,被抱走可能还给人数钱!想到此,有些怕怕的!
随着年龄增长,他变了。最近几次他表现反常,家里客人他不愿意给抱,即使抱过去了不一会儿他也试图挣脱朝爸妈这边倾着小身子,眼角有时还盈着泪,有些烦躁地准备大哭。那是一副爸妈不要我了的痛苦模样。
每天我们上班离家时,他总会哭,虽然不是大哭大闹,但也要好生给他玩具或者带他到镜子面前见见镜小贤他才停止哭泣,有时候以上方法不奏效,只得广叔抱着随我一同下楼,在楼下我再找时间开溜。广叔去上班也是如此,抱着就不让撒手,你走他就哭,你回来他就放下手中的玩具,哈哈哈笑着爬到门边去迎接爸爸,然后蹭到爸爸脚下站起来,好不欢心!那一时刻真让人温暖。
但是,想到他那缠人的功力,我们哭笑不得。翻来书,对照里边提及与贤哥类似的行为,我才知道他要安全感,他不肯让我们出门原是以为爸妈不要他了。人与生俱来的被遗弃感在他一岁零2个月显现。“我们的贤哥长大了,他开始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了”,广叔感慨说。
那么如何培起孩子的安全感呢?缓冲分离焦虑是第一步。
意识到宝宝分离焦虑是正常行为,接纳它并做好缓冲工作。比如离家时可以先跟他用商量的语气说“爸爸出去要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跟妈妈玩上两个小时,爸爸就回来了。”或者“妈妈去上班,去挣钱,宝宝不让妈妈去,妈妈就没有钱了,就不能买宝宝的奶粉和玩具,怎么办呢?”或者“奶奶会带你到广场去玩一玩,广场边的超市你也可以和奶奶一起逛逛的,我们宝宝最喜欢逛超市啦”
我们对孩子说出离开和回家的大概时间,理由,孩子心里的情感波动就缓冲了些,减轻其心理震荡。提示:我们离开的时候要狠点心,不要做出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姿态,这会让宝宝觉察大人的内心需求,体会到我们的对他的依恋,这样的话他的情绪就会受到鼓励,一下子膨胀起来。就如平时见一个朋友伤心难过地哭泣,我们对其安慰,反倒见其哭地越大声,双肩耸动地越厉害。
缓冲了分离焦虑,我们需要巩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一个人带娃的时候,有很多事情必须放下孩子独自去完成,比如上厕所,煮饭,泡奶粉……每当跟他说妈妈要去做什么很快就回来的时候,他确实能够安安静静地玩玩具,翻翻图画书,他独自在坐垫上玩耍的时间增长了。他应该听得懂我们的话,并慢慢地相信妈妈很快就会来陪我的。
发展心理学认为:“0~2岁的宝宝,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这样他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情绪。”
这会儿想起一个故事:某父亲即将把家里的老旧木亭子拆掉重新做新的,正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孩子对拆木亭子这件事很好奇,请求爸爸在他回家时开工拆亭子,爸爸答应了,可一转身便叫工匠把亭子拆了,并建好新亭子。回家看到新亭子的孩子很是伤心,这位父亲毅然决然地叫工匠重又把亭子拆了重建。爸爸信守承诺的这个事儿一直影响着孩子,让他形成了诚实守信的品质,并因了这个品质他做上了总统。
我想,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同时,父母对其说到做到,不撒谎不赖皮,估计也可以培养出信守承诺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耳濡目染的力量!
夫妻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孩子,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冷战,那么这些不良的情绪也会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小虽不会表达,但也不容忽视他内心的感受,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长大,孩子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s校有位高一学生离校出走了,这事轰动了学校和家长,待找到孩子叫来了家长才得知孩子父母早已离婚,而这个事情孩子在上高一16岁才知道,一下子接受不了事实,认为父母欺骗了自己,觉得父母虚伪一气之下离校出走,也不回家……可见,夫妻关系不好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啊。孩子大了,他有权知道父母感情不合离婚的事,父母选择对其隐瞒,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信任他面对这事的能力。谁说他不会祝福你们呢?他的不安全感在得知父母离婚的那一刻被瓦解粉碎……可怜可悲!
ps: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生活总要有别样的精彩。
听上官文露读书会的分享《罗生门》,感受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