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

没到五十的时候,总觉的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时点。五十真来时,还是有些惊觉。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知天命”,大白话就是知道还能再活多长,难听点就是离死不远了。

国人人均寿命77岁,健康预期寿命69岁。

五十之前的人,从来不会想到死这个字。迈入五十的门槛,就想到这个事儿了。

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一个无神论者,自然明白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即如此,为何还有惊觉之感?

哲学家们说,死亡的坏处是你再也不能够享受生命中种种美好的事物了。

是了,引发惊觉的,也许是太多愿望还没实现,太多目标还没达成,太多快乐还沒享受,而知天命的五十却来了。

它明白无误的告诉你:时间不多了。

那么,还有哪些享乐的事沒享呢?

来一次长途自驾,到喜马拉雅山下,仰望神圣的雪山;深入雅鲁藏布,探究奇妙的峡谷奇观;徒步旅行到明丽静霭的贝加尔湖畔悠闲的垂钓;到南美的合恩角,向北攀爬雄幻的安弟斯山脉,面向雄浑浩淼太平洋、大西洋交汇处,做飘飘欲飞状,再来几声声嘶力竭的呼喊;到风光无限的南极冰雪世界,与憨态可掬的企鹅来一次拥抱;到广袤的东非大草原,与角马相伴,来一趟惊险刺激的迁徙;到亮丽温润的南太平洋群岛,潜入五彩斑斓的海底,与鱼儿相游相伴……。

世界太奇妙,生活太美好。

这也许是人们都想长生不老的原因吧。

当然,享乐只是生活的一面。人还希望做些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

努力拼搏,让事业更上台阶;为小家出力,造一方安乐窝;尽人父之责,扶懵懂青年踏上人生初路;尽心尽力,陪老父老母安享幸福生活。

还想为亲朋好友出一把力,还想为社会世界尽一份责。

人总是想的太多,活的太短。

人的悲哀在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能力却是有限的。

五十岁的人,总在这虚幻的理想和现实的存在中纠结。

五十岁的人,即有生命迫近的无力感,又有生命迫近的紧迫感。

即想放下,却又放不下。

然而,五十岁的人毕竟还是有些时间的。

其实,人生在世,不管年少年老,谁又能准确预测未来呢?

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时代,处在科技以摩尔定律进步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古人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我辈岂可就此懈怠颓丧。

与考虑不可预测的未来相比,更应该考虑当下的生活。

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仅仅是最终那个结果。

五十岁的人总能够想明白。

既想明白了,就从五十这个时点重新开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