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下午15时15分,我接受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待录取通知,但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也为此心情连续低落了几天;像一记重拳打在我的胸口,让我振作不起来。929之后和我交流聊天的朋友或许都能感受到我的负能量,因为内心的失落是止不住的。
是的,我保研失利了,我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把保研去向的截图发出来之后,朋友们都开始了恭喜与祝福,但只有自己才明白这种感觉怪怪的,也许结果本不该如此。小红书上也刷到类似的保研失利的贴子,里面把这种感觉比喻成“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但是又找不出什么大毛病的人”。
保研的开始在夏令营。可能大家都知道“夏令营是高rk的天下”。排名不占优势的我采取了海投战略,最后的结果是:先入营了天大、西交(这俩都是线上),通过了天大的面试,西交未公布结果……后来入了线下第一个营,就是成电,也拿到了成电的优营。我以为夏令营就到此结束了,后来接到了计算所的入营通知,内心还是比较喜悦的,因为计算所的title还是挺响的,甚至有“强组不弱于清北”的说法,于是满怀激动地前往了北京,先后在所里和雁栖湖加深了对ICT的了解:ICT主要还是强在芯片和体系结构,所里的补贴福利比较好,但是可能比较累,后面在所里的两年就像上班一样比较单调,可能没有大学氛围的那种丰富多彩。了解过后,想来的意愿可能没有那么强烈,因为自己想做一些AI相关的,比较容易出成果的,不想碰底层硬核些的芯片和体系结构。但无论无何,还是先拿到offer再做选择吧,ICT的面试是分中心面的,按照往年的保研经验贴,是可以面多个中心的,这样也增加了拿到offer的概率,所以我也打算面多个中心,但是今年的安排是,几乎所有的中心面试都集中在一天上午,所以能做出取舍,去面了之前报名的网技中心,这个中心的考核通知的是只有面试,分英文自我介绍和专家提问。但是,考核当天上午临时又加了笔试,当时的我408没有复习多少,计网更是好多不会,因此笔试发挥并不好。面试中规中矩吧,因为缺乏对自己科研项目和经历的一个总体复盘,所以有些问题回答的并不好,后来了解到有同学当天就被打电话通知去签协议书了,我想大抵是没通过,后来又给中心老师发邮件确认了一下,确实是没通过。
至此我的夏令营就结束了。
夏令营结束后,我对自己的offer情况并不满意,于是开始备战预推免,也安慰自己“夏令营是高rk的天下,真上学还得看预推免"。七月底回学校我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一篇论文,相当于all in了,写实验、跑实验、跑数据、画图、写论文,最终也是在八月中旬投出去了一篇AAAI。当时想有了科研经历的加持,再加上预推免对rk要求降低,应该还是可以收获心仪的offer的吧。
后来就是八月份国防科大的面试,我没有想去这个学校,就是积累一下面试经验,再加上属于是all in 论文的状态。完全没准备,属于是裸面,后来也因为英语问答支支吾吾获得了一个比较低的分数。
夏令营结束之后就是预推免了。
我的预推免开始于收到哈深的复试入围通知,我是第三批入围的了,此前已经进行过两轮面试了。因为哈深的机试是考察408+程序设计+离散这些基础知识,考察的非常全面,机试不过不能参加面试,于是我从收到复试通知之后就开始全面复习,早出晚归在科教楼复习,有一天晚上还受到了复旦的入围通知,我十分激动,心想哈深和复旦能过一个,我都知足了。
满怀着希望踏上了去往深圳的征程,哈深的复试短平快,一天就搞定,上午机试下午面试,机试的表现还算对得起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70分通过我96分,一个还可以的成绩吧,但我不能半场开香槟,是否能拿到offer的大头还在面试。于是吃完饭就在候考室开始准备面试,吸取了国防科大面试的经验,我主要准备英语,英语也算我的弱项。我是我们那个组倒数第二个面的,前面都表现比较好,自我介绍完了然后老师提问,问的也都是家常问题,也都对答如流。最后有一个老师问其他老师还有问题吗,感觉老师们都没问的了,但是时间还没到。不知是老师面了一下午累了还是要剑走偏锋,没问我一个英语问题,反倒是最后一个老师直接揪着我简历上社团经历上的一个词眼“鲲鹏”不放,问我“鲲鹏的处理器有什么特别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自然答的也是很糟糕,感觉最后的这里应该扣了大分,最后的面试结果wl22.
然后连夜就去了上海,开始准备复旦的面试。复旦的面试分三天:分别是机试、口语面、专业面。机试算是个人正常发挥吧,有点失误但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口语面发挥的也还行,感觉自己也能用英语和面试官侃侃而谈了。专业面试发挥的比较好,老师基本全程在拷打科研项目,因为自己对科研项目的细节比较清楚也做过相应的复盘,所以基本也都比较好地回答出来了,自我认为面试还是发挥比较好的。面完之后,在地铁上接到了一个来电ip为上海的电话,我接听了,电话那头问“你是zyb吗?”,我说是。然后那边说是*老师,问我愿不愿意来他们团队,他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是***。我回答说老师我愿意去,后来那个老师说好的,你愿意来的话我把我们团队的这个名额留给你。我从声音判断出来是面试的时候拷打我的一个老师。
电话结束后,我十分激动。心想,这应该差不多稳了吧,如果复旦能过,我的保研之路就结束了,我就心满意足了。我又和老师短信沟通了几句,老师的意思是让我等结果。后来我进了一个复旦的民间群,群里的意思大概也是说如果接到老师电话了,基本就稳了。老师打电话的时候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应该是个保研er都觉得自己应该稳了吧。
在上海的那几天是我最忙的几天,1.要准备复旦的面试;2.要进行保研材料的认定,因为自己不在学校,所以委托同学帮忙搞了,但是各种小事情很多,所以要不断和同学交流,还有加分认证答辩、申报奖学金什么的,反正各种事……;3.还要报名一些其他学校的预推免(北航、华科等学校也都是我很想去的),但报名也又比较复杂,还要学院的章,我又不在学校,所以还得麻烦同学帮忙搞。4.复旦志愿填报;5.支部大会批评和自我批评。那几天真的身体精神双重疲惫,中午没时间睡觉,晚上也得搞到十二点一点才能睡,因为时间实在有限,也只是压DDL报上了北航的ai,北航的cs和华科都没报。
面完复旦又飞到了中山,面中山的时候心情就比较放松了,机试完的那天还在中山篮球场和中山的研究生一起打了球,打了两个百分吧,酣畅淋漓。最后中山的结果也不错,也是排名靠前拿到offer,中山面完的那天北航ai的结果也出来了——未入围,那么说明我的预推免也结束了。突然有点恍惚,前几天还那么忙,忙到没时间睡觉,现在就这么闲,闲到没有面试参加,只剩下等待结果,我的保研就要结束了。于是和朋友在广州玩了几天,看了广州塔,吃了广东肠粉、广式早茶、烤乳鸽、椰子鸡……
但是,那几天我的心思一直在等待复旦的结果上,就等待着系统状态变成那个我十分期待的“通过预面试”。
再后来就是927下午,复旦的预面试结果在系统公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点入,结果让我“心脏骤停”真的毫不夸张,“预面试未通过”几个大红字仿佛像子弹一样射向我的心脏,击碎了我的一切的美好想象与希望。在出结果之前,我给我打电话的老师发过信息,老师说老师只能根绝综合表现像研究生院推荐人选,具体录取结果还得咨询研究生院老师。现在,我又给研究生院打电话打电话那边又说分数和排名具体咨询各个学科方向的老师。呵呵,经典踢皮球。我又向研究生院打了个电话,询问我的每个部分的分数“机试、口语、面试”分别多少分,他们的回答是“小分不公布的”。为什么不公布?研究生面试选拔也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吧,官网通知写了机试口语面试分别占30%、10%、60%,现在却不公开每一个部分的分数,不做到公开透明,我很难评有什么操作。再接着,给之前联系我的那个老师发信息问情况,也不理我了,呵呵,之前的说好留一个名额呢,就算是我哪个环节表现不佳你不能说一下吗,现在连个回复都没有,是几个意思呀?
事情至此,我已经很失望了,但我安慰自己“还有哈深,哈深是C9,而且深圳很好,尤其是互联网氛围非常浓厚,对于就业向的我十分适合”。于是,我还没有完全被击溃,因为还有新的希望新的追求——哈深能等到。正常情况我这个候补位次是一定能补到的,因为哈深夏令营bar奇高,夏令营能入哈深的现在怎么也有个华五offer了,也就会把哈深鸽了,我们学校俩拿到哈深offer的都要鸽哈深,让我看到了希望。但是哈深超发offer了,即便如此,算上超发的那批,我等到的概率仍然很大。
于是到了鸽子起飞的时间——929填报系统的时候。我十二点前就填上了哈深的志愿,一直等着他可以候补到我,事情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十二点院校开始发复试通知起鸽子开始起飞,我拿到哈深offer的同学说群里人数开始不断减少,放弃的人不断增多。我也私聊问了候补排名在我之前的几位同学,他们都放弃了哈深的候补,已经接受了其他学校的复试和待录取。好的是,西交发的比较慢,我还有时间等。等的时候,拿到哈深offer的同学说群里开始进新人了,而我们的wl群里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有人问候补排名是否有变化,老师回复说没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直接插在我们wl前先录取了,我们wl是假的wl。
后来我直接向教务打电话,我说不可能我们候补排名没有变化啊,就我认识的同学都有放弃的了,他承认是有超发。我又问老师您估计候补排名能收多少人,老师说“今年放弃比例很小,候补第一可能都收不到”。事实证明,是这样的,“在许多人放弃offer的情况下,候补队列无一人候补上”。哈哈,真是个笑话,我只能说真恶心。
再后来,我翻遍了哈深官网,找主管研究生院招生的电话、找校长电话,都是无人接听……
后面我和朋友谈到这件事,我们猜测可能是优先录取本校的了,可能是大环境下保研率上升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吧,真是应了那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不能一棒子打死,说保研招生就是黑暗的、不公平。但我的经历让我真真切切看到了它黑暗的、不公开透明的一面。这是长期生活在学校里的清澈愚蠢的大学生始料未及的,或许社会就是这样,除了明面上的规则,还有看不到摸不着的潜规则,人可能就是在一次次社会的毒打中成长的吧。
如果说复旦未通过的消息浇灭了我内心中的火焰的话,那么哈深没有候补到的消息就扑灭了我心中最后一粒火光……
再后来就是,在西交、中山、成电里面综合考虑,选择了西交,西交的综合实力比较强,也是一所工科院校,再加上C9的title,以后进国企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可是缺点也很明显——地域,搞互联网肯定得在一线搞,机会多、成长快,北上深广杭这些。
还有一点,西交的面试只是线上面试,是我准备最少的一场面试,每人不到十分钟,自我介绍PPT五分钟,然后再提几个问题就over了,甚至是我在上海的时候抽空面了一下,没想到却是我最终的去向。这怎么不令人遗憾呢?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自命不凡,“你排名比你高的同学都没去什么比你好的学校你还在在这失落什么呢,非觉得自己上清北华五才满意是吧”;可能也会有人觉得我无病呻吟,“你这够好了吧,C9硕士,985本硕,人家还有考研的呢,你搁这伤感什么呢”。但我是打心底里觉得遗憾,觉得意难平,难与自己和解,因为该抓住的机会没有抓住,自己想要的结果没有得到。
正如开头所说,929点了接受拟录取之后,心情十分低落,于是和朋友去喝酒,喝完睡觉。睡醒之后又和朋友去通宵轰趴,也去看了线下脱口秀,去尝试了各种新鲜的事物,想要掩盖这份失落。可是,当一旦平静下来,这种失落又不断涌上心头……后劲十足。
但,无论如何都是要和解的,人生终归是向前看的,可能坦率地把这些向大家讲出来就是与自己和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