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堇希的札记 ▶ 共同学习成长
金字塔原理是思考和表达的逻辑,其依据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帮助人们将复杂的信息通过清晰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该原理由美国咨询师Barbara Minto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商业咨询、写作、演讲、项目管理等领域。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要素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逻辑模式,其逻辑模式的构造(如下图)犹如金字塔结构,故名为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的核心要素有两个,其一为原理适用的对象,其二为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则。
金字塔原理的适用对象统称为“思想”。思想(如上图中每个方框),可以是一种具体事物,也可以是一种抽象内容。比如,我们买东西时,“思想”可以是购物清单上的“葡萄、鸡蛋、牛奶”;我们阅读时,“思想”可以是文章中的“一个观点、一个段落、一个章节”。
在金字塔结构中,每个层次上的每个思想组中的思想数量最好为3个左右,一般不超过5个。各项思想之间只有三种逻辑关系——向上、向下和横向关系,且这些思想必须遵循四项基本规则:一个中心,以上统下,同组同畴,逻辑递进。
❶ 向上 • 一个中心:每组思想必须共同解释和支持其上一层次的单一思想,即金字塔结构必定只支持一个中心思想。
❷ 向下 • 以上统下:上一层次的单个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组的总结和概括。
❸ 横向 • 同组同畴: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即每组思想具有共性。
❹ 横向 • 逻辑递进: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
▶金字塔原理的重要依据
人类从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在本质上会认为同时出现的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自动将这些事物按照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这种逻辑模式必定是金字塔原理,因为金字塔原理是大脑在理解记忆概念或处理项目时选择的最佳思考路径。
1、人脑具有对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特点和倾向。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事物组织在一起,“共性”指的是具有某种相似性或位置相近。举个例子,古希腊人眺望星空时,看到的是由星星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不是散乱无序的一颗颗星星。当我们听别人讲话或看文章时,也会发生类似的组织思想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奇妙的数字7”,这是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的观点。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左右的记忆项目。这就意味着,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较多时,就会开始将项目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记忆。
2、人脑具有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深入学习或思考时,仅对思想或概念进行归类分组是不够的。分类的作用只是将9个概念分成3组,每组各有4个、3个和2个概念,合起来还是9个概念。根据米勒的观点,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所以,大脑会对每组概念进行抽象概括,提高一个思维层次,即将9个概念变成3个,然后对新层次上的3个概念再概括,最终变成一个中心概念。这样,9个概念之间就建立了逻辑关系,构建成了双层金字塔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原先的9个概念。
以上就是人类思维的两个基本规律,所有的思维过程显然都在使用这样的分组和概括的方法,将大脑中已有的无序信息组成一个由互相关联的金字塔构成的巨大的金字塔群。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金字塔原理 思考 表达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