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77若初
最近总在想,我是不是有选择困难症呢,如今我一个人当家做主,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得亲力亲为,其实都是小事啦,但是每件小事你都得面临选择。
最直接每天要面对的就是一日三餐吃什么,早晨吃什么喝什么,吃鸡蛋面包喝牛奶呢,还是吃煎饼烧饼,是喝稀饭还是豆浆呢,稀饭是大米粥还是玉米糊?还是燕麦粥?豆浆是纯豆子还是多加点儿料?午饭自然是米饭,但是吃什么菜呢?就三个人,实际只有两个人吃菜,多了吃不完,少了营养不够。一会儿又到了晚饭时间,晚饭吃什么呢?煮粥炒菜热馒头?还是炒米饭小米粥?
唉,一日三餐,餐餐要选择。日复一日,日日要面对。
当然,吃什么是有个主题,以孩子们的口味为主,兼顾营养健康。孩子们又重点是姐姐,妹妹好说,做什么吃什么,还有就是在家方便,想吃什么随时做,不像姐姐,一天基本都在学校。
早上6点40姐姐得开始吃早餐,我于是定了6点钟的闹钟,以前妈妈就是这个点儿起来给孩子们做饭。其实后来发现不用这么早,做的太早孩子起来也凉了。除了炒菜,做早餐也要不了那么长时间,几分钟就好,上一周一周没换样,惭愧得很。每天两片全麦面包片,夹一个煎蛋,上面涂上孩子喜欢吃的番茄酱,喝即食麦片。吃得很饱,一上午不会觉得饿。
一直到周五的早上孩子才跟我笑着说,妈妈,这周的面包夹鸡蛋我都吃腻了,不过很耐饿,不像以前上午第三节课就饿得受不了。
周六周日都在家,那就好办,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昨晚她自己定了偏爱的蒜香面包,早上煮了一碗南瓜小米粥,剪了个蔬菜鸡蛋饼,菜是她四姨拿过来自己种的嫩花花的青菜,切碎碎的,跟鸡蛋液一起搅匀,加一点盐,放在电饼铛里摊得两面都是金黄的,孩子说好香,吃得光光的。
午饭一般都吃米饭,就是换一下菜,基本都是素菜,花菜,卷心菜,土豆,胡萝卜,蒜薹,莴笋,豆芽,豆腐,西红柿,白菜苔,菠菜,人少每餐两个菜一个汤,炒土豆就放点胡萝卜,炒豆腐放点洋葱胡萝卜青椒,保证至少有五六样蔬菜。汤一周煮一两次排骨汤或者鸡汤,其余时间就鸡蛋汤,或者豆浆,或者米酒。
晚饭是三餐里操心最少的,能不吃最好,但是娃娃们不行,那就有什么吃什么,中午剩的有米饭就炒个米饭,煮个小米粥什么的,或者煮面。总之特别简单。
其实我们这一家三个人的生活算是特别特别简单的了,就这常常也得绞尽脑汁地想,那些家里人口多,对食物比较挑剔的人家,做饭的人那就更操心了。
搜了一下选择困难症:
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看来,我这根本不算什么选择困难症,不过是每个家庭主妇都会面临的一点儿小问题。熟能生巧,艺高人胆大,说不定,随着我这主厨的日子久了,厨艺磨炼好了,对厨房更热爱的时候,一日三餐做什么吃什么都能变成快乐的事,做食物的人快乐,有心有爱,吃的人也幸福开心,那时,也许还是要面临三餐吃什么的问题,但是焦虑会少很多,希望那是游刃有余又轻松快乐的时候。
防治选择困难焦虑症,先从优秀的主妇修炼开始吧!
(无戒365训练营第10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