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探索易经奥秘的人
赵春杰,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后在基层工作。业余时间,喜读周易,殚精竭虑数十年,终成《周易论》一书,2016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75万字,分上下卷,共19章,系统阐述了笔者对周易的理解。(《周易论》一书,定价168元,还有一些,有需要者可与作者联系,微信号是13752153857)
众所周知,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经典,号称“群经之首”,距今已数千年。在浩繁的中国典籍中,没有哪一部书能像周易那样,影响如此深远而广泛,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解说它的书籍据说不下三千余种,单是《四库全书》易部类,包括已收未收书就有四百八十四部。近年来,研究周易的热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大有风靡全国、走向世界之势。
周易这部古书与一般古书相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但要回答这些问题,这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可以这样说,几千年来的易学研究,都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能为公众认可的答案,这就足见回答这个问题有多么难。也许正是因为难,周易才有了永恒的魅力,引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赴后继,不停地求索。
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呢?纵观易学史,说法有很多,赵春杰的理解是:《易经》是一部极其严谨的、首尾连贯、环环相扣的体系,它描述了宇宙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与法则,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与认识世界的方法。就其研究对象和方法而言,它无疑是一种哲学,只不过不同于现代的形式;它是一种最原始的哲学,更可能是一种未来的哲学,一种不仅能够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果,而且能够综合科学和艺术、融会情感和理智、包纳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达真善美境界的更高级的哲学。《易传》是解经之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易传》,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易经》,《易传》作为古代重要哲学文献也是当之无愧的,但是,就其完整性、系统性与表现方式来说,《易传》同《易经》是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易传》中包含着许多对《易经》的错误解释,就像是给《易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垢,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易经》的光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难以显现,现在应当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赵春杰认为,易经所以难解,很大程度上与它特有的表达方式有关。现在一般人所理解的哲学,都是以概念为基本质料的哲学,易经则是用“具象”,确切说是模型。
这个模型就是卦体,卦体是一个立体,标准的或曰典型的卦体是一个球体。对这个模型简单地可以表述为“九九之数”、“三个层次”、“三个对立面”和“三个圆圈”。
所谓“九九之数”是说模型上有六个面,每个面容纳九个数,这六个面就叫“六爻”。数则分为天数与地数两种,一个卦有二十四个天数与三十个地数或者是二十五个天数与二十九个地数构成,六十四卦概莫能外。一个爻有九个数,这九个数可能都是天数,也可能都是地数,更多的是天数与地数混杂,但爻数一定是九个。天数与地数的量是不等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天数的量相当于一个半地数的量,这个比值也叫“三天两地”,爻的阴阳性质,是由爻内所含天数与地数的比例与比值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一个爻内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天数,这个爻就是阳爻,三个或低于三个天数的爻就是阴爻,阴阳的分界线就在天数三四之间,或者是地数五六之间,这就是“三五以变”。
所谓“三个层次”是说下爻为一个层次,中间四个爻为一个层次,上爻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势能是不同的,层次越高,势能越大。
所谓“三个对立面”是说下上相对,前后相对,左右相对。“三个圆圈”是说下前上后、下右上左、前右后左分别构成三个圆圈。
卦爻的运动与变化是有法则的,这些法则概括说就是地道、天道与人道。这是三种不同性质的“道”,共同点则是都依附于卦体。对三道形象的说法就是两个“跷跷板”和两根“拐子”。
所谓地道是说卦体六爻在静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卦体上的前与后和左与右,形成两个“跷跷板”,或者说是成十字交叉的两个“天平”。天平的两端相等就叫平衡卦,不等就叫失衡卦。在失衡卦中,量大的一端就有压向下爻的趋势,量小的一端就有被撬向上的趋势,这个趋势就叫“地道”。
所谓天道是说六爻在动态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卦体六爻在时间上是有终始与先后区分的,先者为包,后者为承。天道用天干表示,即甲乙丙丁戊己和己庚辛壬癸甲。一个卦如果甲是开端,己就是终结;己为开端,甲就是终结。如果把从甲至己视为“往”,那么从己至甲就是“来”,它们是一正一反,这样乙和癸、丙和壬、丁和辛、戊和庚就是同一个爻位,只是天道的运行在方向上相反。在卦体上,天道的运行不是直线,而是形同“拐子”,在天道运行中,存在着两处转折,这就是乙癸和戊庚。
人道就是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在卦体上也就是下前右后左上这,反映的是人们观察与叙述的顺序,也是人们正当行为的法则。人道顺序也有两个转折点,这就是二与五,这也是一根“拐子”,六十四卦皆然。
对卦体而言,天道与地道是内在的、客观的,人道则是外在的、主观的。由于卦体可以旋转与滚动,因此天道与人道有一致的时候,如乾与坤,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更多的时候是处在错乱当中。
卦爻的运动与变化是有规律的,基本规律概括说就是动静、和合与均衡。动静包括动静的主体、动能、动因、动力和动向等内容;和合是卦爻的两种基本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叫对立统一规律。均衡是指卦爻的均等与平衡,这是卦爻运动与变化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三大规律中,动静是最基本的,没有动静就没有和合与均衡,但和合与均衡也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们反过来又形成了动静的一个原因与条件。三大规律反映的就是自然、社会及意识运动与变化的规律。
与一般哲学做比较,易经明显有三个特点,一是统一了情感与理智,二是统一了艺术与科学,三是统一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周易是情感与理智的融会,是艺术与科学的结晶,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融汇、结合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对等的“半斤八两”,而是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三天两地”,即在一个统一物中,“天”占三成,“地”占两成,这个比例就是事物自身保持稳定和事物之间保持和谐的基础。
现在可以知道,卦体不是简单的六划,而是一个数字化的宇宙全息模型,卦体只有一个,它反映了世界的统一性,卦体的形态基本上有六十四个,它反映了世界的多样性;卦体是一个整体,六爻就是“全面”;爻是构成卦的基本单位,又是数、位、时的集合;数的周流是卦爻变化的内因或根据,三道的综合作用是卦爻变动的外部原因或条件,六十四卦首尾衔接、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极其严谨的体系,卦辞与爻辞则是用具体的形象对卦爻的态势和运动变化趋势所做的准确而精当的描绘与判断,这种判断,既是情感判断,又是理性判断。
易经的价值,就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可以模拟万事万物的模型,揭示了宇宙运动与变化的最一般规律,对于人们来说,它就是一个永远也发掘不完的智慧“宝库”,一座照耀精神文明的“灯塔”,一条驶向美好未来的“航船”。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与自豪。
易是高山,“高山仰之可极”;易是大海,“深渊度之可测”;易是一座宝库,内有无数珍宝;易又好比“地狱”,在这里任何怯懦、卑微都无济于事。“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相信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易经之谜一定会早日大白于天下!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