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骗自己了,你真的在读书?

遇见

以往读书总会有这样的情况,读了之后就忘记了。或者当时热血沸腾立誓要改变命运,过后生活依旧。于是我们都会安慰自己:没事,人的大脑库存是有限的,那些你学过又忘记的知识都变成了你的血液,铸成了你的精气神了,展现在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所以才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了。

可是,当一本书读完了你却什么都不记得,你敢说你真的读了这本书?

别骗自己了,你那不叫读书!

韩寒说,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如是说!因为,你误解读书了。

常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什么叫知识呢?

培根说,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饰;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

知识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认知、行动的信息。比如花花在数学课上学会了3+2=5,于是她知道买菜时2斤白菜加三斤酱油等于5斤的重量,一只小手提不动,得用两只小手。因为知识丰富花花的脑瓜。又如当你孤身一人漂泊他乡,忽见月夜下辽阔的大海泛着银光,你会吟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而不是说“大海呀,你他妈的全是水。”因为知识,提升你的认知,丰富你的涵养。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看过的书总是记不了呢?

因为,你只停留在原始读书阶段——阅读+勾画+摘抄,这样的方法只是将一本书拆分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如此读书的目的就变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这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还记得《倚天屠龙记》里光明顶上张三丰传授无忌太极剑法时的场景吗?对话是这样的:

“还记得吗?”

“全记得”

“现在呢,已经忘记了一小半”

“啊,忘记了一大半”

“不坏不坏,忘得真快!那么现在呢?”

“已经全都忘了,忘得干干净净。”

“好了,你上吧!”

真正的上乘武功是融会贯通。同样,真正的高效读书方法是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我们便能从不同角度的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同,以提升自我认知效率。

怎样读书以提升自我认知效率呢?

一、掌握临界知识

根据二八法则,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而这20%的知识就是临界知识,它是撬动效能的杠杆点,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比如高考题中的诗词鉴赏是学生们的头痛点,想要把握它就要学会临界知识,首先诗词赏析的表现手法,分为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三大类。表达技巧包含象征、欲扬先抑、对比、渲染烘托、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排比、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反复、顶针、双关、夸张、互文、通感、对偶等;表达方式则包含描写、议论、抒情、记叙、说明等。另外是诗歌的情感分类:山水田园、惜别送别、思乡怀远、边塞、咏史怀古、咏物等。学会了这些临界知识,就能把握诗歌底层规律和答题技巧。一切不在话下。

话说回来,重要的还是把握事物的底层规律、底层规律、底层规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二、养成反思的习惯

是不是觉得很没新意?哟嗬,读书也要反思?是吗?

是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论读书或行走,你一定要学会反思。

注意,反思不是总结,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001  反思+记录

一边反思,一边如实记录事情,要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这样才会吸取教训,加速成长。同时,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次的规律。

下面如实记录我昨天的反思:

1、早上监考,感冒严重,身体难受。原因是晚上熬夜打卡,之所以熬夜是拖拉症状复发;其次是没有参加晨跑锻炼,懒癌复发,导致体质下降;最后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2、中午和红姐去毕节提车,绕了环城路一圈,浪费了两个小时。原因:过度相信导航;依赖病复发,总觉得有靠山就得靠;脱离了导航就迷路,严重路痴;过度相信权威,其实权威也不过是人为制造的,盲目顺从性使我们失去了辨别真假的能力,做了权威的奴隶。

3、在城里兜兜转转几圈就为了贴车膜,结果没贴成,浪费了一个小时。原因:事先没有了解情况,如果提前打个电话,时间就不会浪费了。

4、学生考试作弊,我没有严加斥责,有点敷衍了事。原因是学生被请进政教处挨训,我觉得脸面无光,其次,不想在政教处那么威严的地方发脾气。可是,这是真的原因?嗯,还有部分是不想影响了大家的好心情,毕竟红姐才刚买了新车,得有喜气(因为红姐一直尾随我左右)。但这些都不是理由,我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作弊的危害性、严重性,引导她矫正价值观,重新做人。重视!重视!得好好改造!

5、今天一路坐镇副驾,指导红姐开车(哈哈,其实我也是被赶鸭子上架),竟然睡着啦!罪过罪过!原因是对安全事故没有深入认识,抱有侥幸心理,且盲目相信红姐的驾驶技术。记住:交通安全非常重要,一定要谨慎对待!

6、下午堵车半个小时,便破口大骂。原因:性急躁。觉得美好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一天下来,一事无成,很有罪孽感。于是便把这罪孽感爆发出来,用极其粗暴的方式。急躁,伤心肝脾肺脏,长此下去,我会很快短命。忌之!忌之!采取措施:在车上备一本书,静下心来看看,或利用这琐碎时间更文或回复相关消息。

002、习惯性防御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

在反思中,要思考自己是否犯了这个毛病,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所以,矫正价值观,一定要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比如,上公开课时,有老师提意见说我的声音太大了,简直就是嘶吼。我的第一反应是:胡说!你才是嘶吼。我那叫激情,你知道不?

你看,一旦有这样的防御性思维产生,人就永远无法进步了。肤浅的课堂就是用嘶吼去镇压噪音,狂风暴雨;而富有内涵的课堂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和风细雨。另外,通过别人的评判指点,让我们更进一步掌握临界知识。切记: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求教!

读书,让我们视野宽阔,心胸宽广!正在读书的你,怎能不反思呢?是否你也有习惯性防御机制,阻挡了自己成长的步伐?


三、刻意练习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

你估计还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即训练天才专家真正重要的是一万小时背后的刻意练习。但记住,你一定要掌握临界知识,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底层规律,才能采取行动,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任何一门学问或技艺的获得都是不易的,你必须用汗水浇灌,还要熬过无数日夜,耐得住寂寞,抗得过严寒。还得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经紧密结合,方能产生知识复利,长久必形成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改变命运。


得到

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一本书,更是品一味人生,丰富情感内涵的同时,更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从现在开始,认真选择每一本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书吧,然后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努力从书中学到知识吧,这才是聪明人的读书方法!


365极限挑战营  第061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AY1】 请从《好好学习》这本书,封面,目录,序言,结尾,请分析一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想解决什...
    拆拥阅读 5,529评论 2 7
  • DAY1】 请从《好好学习》这本书,封面,目录,序言,结尾,请分析一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想解决什么问题...
    Surprise旅程阅读 4,114评论 0 0
  • 在如今的工作和生活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了我们的追求目标。我们都希望在短期内速成,什么“21天成就xxx”、...
    think12阅读 8,073评论 9 38
  • 《好好学习》是一本最近出的一本很有诚意和深度的书,看完这本书,会惊讶于成甲如此年轻的年龄能有如此的认知深度,但是看...
    鸿波微澜阅读 6,705评论 0 3
  • 简介 因为认知的不同,人们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 这本书是成甲打磨三年的力作,值得一读,干货满满,刚开始豆瓣评分高...
    大雄作品阅读 5,173评论 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