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落后了吗

“今天又没有准时早起,足足比舍友多睡好几个小时”

“学习总被手机信息打乱,只吃两个番茄钟,下午要集中注意力”

“快要到睡觉的时间啦,可是发现自己的计划清单还有很多项没有处理完,内心有点焦虑

每天给自己做计划,把自己的时间填的满满的,然后去执行,去反思,去改进。自己每天都很努力,生怕会落后太远,什么都想学习,生怕会错过什么。

那什么是落后呢?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凭感觉去判断自己是否在平均水平以上。但我们却不知道这样判断的准确性很低,已经落后很多很多自己却浑然不知,还整天宣称,自己很优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

1:人往往是自恋的,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90%的人之上

2:个人所能感知到的范围有局限性,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不过,互联网的普及连接了更多的人,极大的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我们感知的范围,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范围只是为了帮你客观地认识自己,如何对待它其实在于你自己的心态。

对于成长型的选手,更客观的评价自己,可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努力向更优秀的人靠近。然而,对于表现型选手来说,这无疑会极大的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为这让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秀。

学生时代处于40%以后是落后,工作后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处于20%之后就已经落后,但在人工智能崛起的现今社会,很多人面临着被机器所替代的境遇,甚至在1%之后就是落后。

很多人会说,我已经差不多进入前20%之列,是不是说明自己已经很优秀了。很少有事情是线性发展的。你想像一下,高中数学很差劲的你,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成绩从50分提高到及格,和从90分提高到满分。同样是进步10分,你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是后者比前者多了好多倍呢?

不要再说差不多,因为现实往往和自己想象的差很多。所以试着在你的领域努力精进,真正的进入前列之中,你才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别人的看似毫不费力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何成为前20%的人?

我很喜欢爬山,因为在爬山过程中可以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当然最有趣的莫过于人。往往山脚下游客是最多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一定能征服高山,体会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想想都很棒。几个小时后,爬到山顶的游客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好多人爬着爬着累了,决定先休息一下,结果发现再也不想继续爬下去;也有人在半山坡望望山顶,摇摇头说“还有这么高,今天累了,我们下次再爬。”

成功的道路绝不拥挤。若是你能做到长期持续,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

最后我告诉自己,要时刻记得这两点:

1:与别人能否拉开差距取决于你是否可以硬着头皮把最难的部分啃下来。

2: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会大一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